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中外历史] 启发式教学之父是谁?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6: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人们只能从他学生的著述中了解他的言行业绩。苏格拉底用谈话问答法,教导学生获得知识。他从来不直接把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通过个别事实的对比,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把他的“产婆术”,对后世的启发式教学影响很大。
  但是,俄国麦丁斯基的《世界教育史》把苏格拉底誉为“归纳法(启发式)之父,却不符合历史事实。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教育,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居于世界的前列。中国古代教育家运用和阐述启发式教学比古希腊苏格?自绲枚唷?SPANlang=EN-US>
  汉代刘向的《说苑·敬慎》上记载:春秋时期,中国教育家常枞弥留之际,他的学生老聃(即老子)前来探望,并讨遗教。常枞“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枞曰:‘噫,是已!天下之事尽矣,何以复语子哉!’”常枞以刚齿比柔舌先亡的事实,启发老子概括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家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实例。
  老子是孔子的教师。据《庄子·天运篇》记载:孔子熟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宣扬“先王之道”,游说过七十二国君主,却没有得到采纳。孔子心里很焦急,就向老子请教。老子用“迹”与“履”的关系和鸟虫育化的实例,启发孔子认识:六经是先王事业的陈迹,并不是先王事业的本身。鸟虫的生育变化,都有自己不变的本性,自然和社会都是不能随意改变的,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只能任其自然。在这里,老子运用启发式教育孔子去认识、理解他的“道”的学说。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继承了前辈优良的教育传统,而且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学生不到渴望求知的时候,教师不去开导他;学生不到焦急表达的时候,教师不去启发他;教师举出正方形的一角,而学生不能推知其余三角,就不要再往下教。孔子的这段论述,言简意赅,生动地描绘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精湛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透辟地揭示出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规律,明确地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概念。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后10年,古希腊苏格拉底才降生。所以,在世界教育史上,“归纳法(启发式)之父”,应当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11:42 , Processed in 0.07518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