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9|回复: 0

[音乐艺术] 活泼乐观的《游击队歌》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5: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山高水又深……
  这首歌,大家可能很熟悉吧,但是你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吗?
  那是1937年底,抗日战争爆发不久,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第一队,和队员们一起来到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当时,日本飞机经常来临汾空袭,警报一响,老百姓就躲进了防空洞,游击队员们也埋伏在青纱帐里,准备阻击敌人。看到这些情景,贺绿汀就在防空洞里开始酝酿着为游击队写歌。他反复琢磨游击队员的音乐形象。一天,有个八路军战士敲响了小军鼓,短促而激烈的鼓声回响在贺绿汀耳边,顿时,他得到了灵感,立刻将这一富有弹性和活力的节奏贯穿在游击队歌的乐曲中。几乎同时,那富有战斗气息的歌词也产生了。后来,贺绿汀在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又作了反复修改。就这样,一首生气勃勃、反映游击队员乐观主义精神的歌曲,终于在临汾西边的刘庄八路军办事处诞生了。
  1938年元旦过后,在洪洞县高庄召开了八路军高级将领会议。演剧一队赶来这里演出,首次演唱了《游击队歌)。朱总司令听了高兴得连声说好。就在会议期间,很多八路军将领都学会了这首歌。从此以后,《游击队歌》就像插上了翅膀,迅速飞遍了八路军各部队和群众之间.鼓舞着千百万军民勇敢战斗。
  这首歌曲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小军鼓的节奏贯穿全曲。音乐与歌词结合得非常协调一致,使游击队员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紧张愉快的形象跃然谱上。第一、二、四乐句相似,第三乐句在节奏、曲调上与其他乐句形成明显的对比,使全曲在统一中又富有变化。这首歌易唱易记。
  几十年来,《游击队歌》经常在各种音乐会上被演唱,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作者曾将其改编为合唱曲,有时也采用重唱形式演唱,均受到群众的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6 11:49 , Processed in 0.06052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