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1|回复: 0

[音乐艺术] 法国的“新浪潮”及现代派电影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5: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世纪50年代末,在法国兴起了“新浪潮”电影,这股电影思潮的主要特点是:反对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强调生活化和纪实性,有的往往带有现代派艺术的荒诞性和精神分析特点。
  例如,《四百下》(又译为《胡作非为》)这部“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品,着力表现了一个失去了家庭温暖的孩子逃学、撒谎、闲逛等一系列不含有戏剧冲突的日常生活琐事,全片绝大部分镜头在现场用实景拍摄,造成
  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流”。
  这类电影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用意识流手法揭示人的潜意识。它往往自由转换时间和空间,使时空错位的电影画面,成为一种人的潜意识的外化。例如,被称为电影史上的一颗“原子弹”的《广岛之恋》,大幅度自由运用镜头,电影画面一会儿是40年代,一会儿又回到50年代;一会儿是日本的广岛,一会儿又回到法国的德寇占领区。过去和当前两种场景,用对白和音乐穿插在一起。在法国的地窖里,出现的是日本酒吧间的音乐;在日本又出现法国音乐。影片通过这种“时空错位”的表现手法,着力揭示和渲染人物心灵深处一般难以显露和表现出来的潜意识。
  “新浪潮”影片和现代派电影,有的独具特色,别开生面;有的则比较晦涩难懂,甚至令人不知所云。有的导演往往只顾表现个人的风格,而对影片的内容不感兴趣。如《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部现代派电影,没有故事情节,连人物姓名也没有,人物用x、Y等代号。另一部现代主义电影《蚀》也有这种情况。
  “新浪潮”和现代派电影,作为一种思潮,对后来的意大利、德国电影以及世界影坛,都有深远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6 17:07 , Processed in 0.05964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