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回复: 0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落得快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5: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思路:
  教育家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学前期的幼儿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我们就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预设产生一些科学案例,以此引导幼儿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怎样落得快》就是以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作为原形,预设产生的一则案例,本案例贴近幼儿的生活,取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了“科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纲要》精神。由于学前期的幼儿年龄较小,思考问题比较浅显、直观,针对“怎样让纸落得快”这一问题,幼儿首先想到的是用“加重”的方法来加快纸下落的速度。因此,我们把设想这一环节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围绕“加重”这种方法展开,第二层次再引导幼儿思考不用任何外加材料,通过改变形状来加快纸下落的速度。这样设计两个层次,充分体现了幼儿思维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发展过程。此外,我们在一些游戏或操作活动中,还发现学前期的幼儿活动目的性很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设想后加问幼儿“为什么”,让幼儿表述自己设想的理由,使设想后的实验成为幼儿验证自己的理由是否正确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增强了幼儿在实验中的目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实验探索“怎样让纸落得快”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合作,体验探索的乐趣。
  2、通过实验发现同样的纸加重和改变形状后落下的速度不一样。
  活动准备:1、白纸若干,积木、石头、橡皮泥、沙包等加重的材料若干。
  2、记录板,铅笔。
  3、幼儿已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对比实验的规则。
  活动过程:
  一导入,幼儿结伴玩“纸片落下来”的游戏。
  1、提出问题: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一人做“纸片落下来”的实验,要求两手放在同一高度,手不用力,一、二、三同时松手,另外一人观察纸片是怎样落下来的。两人可以互换实验。
  2、幼儿游戏。
  3、提问:你们发现两张纸是怎样落下来的?
  二提出问题,猜想讨论。
  1、提问:你能让其中的一张纸飞快地落下来吗?有什么办法?
  2、幼儿预测。(加重、变形)
  三引导幼儿分层探究:怎样让其中一张纸落得快?
  (一)探究加重的方法让纸落得快一些。
  1、幼儿选择材料实验,并记录结果。
  教师:我们一起去试试吧!老师在后面准备了加重的材料,小朋友两人一组,一人做实验,另一人做裁判,记录实验的方法和结果,成功了就做一个你喜欢的成功标记。两人可以互换实验。
  2、幼儿交流,教师记录幼儿的实验发现。
  教师:先与旁边的小朋友讲讲,你试了几种方法?发现了什么?
  教师:现在,谁愿意来介绍你们的实验情况?
  3、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纸上加东西,纸变重了就落得快。
  (二)探究变形的方法让纸落得快一些。
  1、提出问题:如果没有加重的材料,只有两张纸,你能让其中的一张纸落得快一点吗?有什么办法?
  2、幼儿讨论。
  3、幼儿结伴实验。
  4、幼儿交流,教师记录幼儿的实验发现。
  教师:你试了几种方法?结果怎么样?
  四交流与总结
  教师:通过两次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原来,加重和形状变小都能使纸落得快。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东西本身就落得很快,你们有办法让它慢慢地落下来吗?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实验,好吗?(小朋友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6 13:58 , Processed in 0.05957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