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0|回复: 0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万花筒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5: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万花筒【设计意图】我们观察到:孩子们往往对看起来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万花筒百看不厌。常常会听到孩子们说:快来看!我的图案又变了!”以孩子们看、玩万花筒为契机,设计出这一活动课例,可以从中揭示出万花筒这一常见儿童玩具的基本构造原理,继而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身边众多的科学现象,努力去发现、去实验,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成功感。
  【活动目标】
  1.探索万花筒的主要构造,初步知道反射、透光的简单道理。
  2.启发幼儿动手建构三棱镜,培养幼儿初步的立体空间知觉。
  3.通过反复操作、摆弄,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在所有万花筒的外围标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记,1号万花筒为完好的。
  2.给每位幼儿准备至少两个万花筒(其中一个必须是1号万花筒)。
  3.准备操作材料:镜片若干、小碎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自己的两个万花筒,说出两个万花筒的不同点:一个有漂亮的花纹;一个看不出什么。
  2.启发幼儿对不好看(看不见花纹)的万花筒进行分析、猜想,记录不好看的原因,激发幼儿探索万花筒的兴趣。
  (1)请幼儿看看上面,看看下面,还可以揭开盖子看看里面。
  (2)检查万花筒时可以拿着1号万花筒进行比较,看看里面有什么不同。
  3.实验操作、记录原因:
  (1)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将不是完好的万花筒拆开、改装。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位幼儿必须拆装好一个万花筒,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可多次拆装。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的记录表上做记录。(鼓励幼儿用绘画、符号等形式。)
  幼儿记录表:
  材料
  给所有操作材料做标记
  猜想原因
  记录实验过程
  2号万花筒
  3号万花筒
  4号万花筒
  4.讲述结果:归纳、理解构成万花筒的主要条件,分析错误万花筒中出现的原因。
  (1)2号万花筒底部挡住了光线,不透光。
  (2)3号万花筒无镜片,不能产生反射作用。
  (3)4号万花筒没有碎花片。
  (4)一个好看的万花筒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要有三面镜片对着中间,合起来成三角形,底部有小碎花片,花片与镜片之间要透光。
  【设计评析】
  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幼儿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的发展水平。在整个课例中充分设计比、看、拆、装等游戏化活动,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观察、探索、操作材料,从而有效地发展其分析、比较、观察、记录等能力。每个活动步骤以幼儿主动操作为主,在活动中层层剖析,步步深入,使操作活动与知识的掌握密切相连。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用表格记录实验操作的结果,使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本活动适合分组教学,教师可将各类万花筒放在活动区中,给幼儿提供反复操作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09:37 , Processed in 0.06038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