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1|回复: 0

[大班其他教案] 大班其他教案:连接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5: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准备:
  I.回形针、牙签、绳子、珠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张、固体胶、插塑玩具、水果(金橘)、蔬菜(西红柿)等。
  2.表示各种连接方法的字卡。
  过程:
  1.游戏:找朋友
  ①师: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听到音乐响时,马上找到你的朋友,并用各种方法连接起来,表示你们是好朋友。
  ②幼儿听音乐进行游戏,当音乐停止时,幼儿的动作也马上停止。
  ③引导幼儿说说好朋友是怎样连接的。(手拉手、背靠背、头碰头、屁股对屁股,等等。)
  2.尝试连接
  ①师:我带来了很多朋友,它们都是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②师: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③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交流分享
  ①师:你是选用哪两样东西的?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如,我用牙签把一个个金橘
  串起来;我用订书机把这些纸订起来,像一本书。)
  ②出示表示各种连接方法的字卡,如“钉…‘串”等,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4.发挥创造
  ①请幼儿再次探索,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使连接物成为一件有用的东西。
  ②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5.表达表现
  鼓励幼儿展示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如,“我把绳子和雪花片连接成一串项链…‘我把牙签和西红柿串成一串冰糖葫芦”“我把夹子夹在一起变成了东方明珠塔”,等等。
  6.延伸交流
  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的连接现象。
  反思:
  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是想让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连接现象,知道“连接”与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幼儿观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及创造力。
  这个活动在上海、新疆两地的教学效果都不错。究其原因,一是提供的材料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看到或用到的,幼儿并不陌生;二是该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连接多种材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三是活动本身具有多变性,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两地幼儿创作的作品各有特点,如,上海的孩子用夹子拼搭出东方明珠塔,新疆的孩子把串起来的小西红柿叫作羊肉串或冰糖葫芦等。孩子们对该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他们的表达表现愿望都很强烈。,我深刻体会到,科学活动一定要坚持开放性原则,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操作。同时活动的题材必须来源于生活。既要再现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有所提升,这样的活动才有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8 12:19 , Processed in 0.04719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