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儿童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3|回复: 0

胎教并不等同于教育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14: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不能说有了胎教就有了天才,胎教不是培养天才,只是在为天才的生长准备肥沃的土壤,从而让我们的宝宝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
  在和胎宝宝“交流”之前,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胎儿是不能学习的,也不能接受教育。
  胎教不是教育,而是胎儿优孕和环境的丰富化。这里的环境,既有胎盘血液供养丰富的“营养环境”,也有孕妇和胎儿所处的周围环境。作者从20余年前开始研究胎教时就得出结论:胎儿在子宫内是不能接收教育的!受教育者必须能够形成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或动物后天获得的反射。胎宝宝在子宫内没有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所以胎儿当然是不能接收教育的。
  只有在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教育才能得以进行,而子宫里的胎儿不能形成条件反射,所以也不能接收教育,因此胎教根本不是教育。但是“胎教”的说法又早在中国的周文王时期就开始了,所以也就沿用至今,但是它不属于教育的范畴。
  胎儿可听到外界声音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通过B超、胎儿镜、胎心监护仪等仪器的使用,人们对不同月龄的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和一些生命器官的功能情况,都有了很清楚的认识。近20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如美、日、法、俄等国家的产科医师,在研究胎儿医学的基础上,使用B超、胎儿镜、脑电图等先进科学仪器的检查,证实了孕24周后的胎儿有了听觉功能,并用实验的方法发现出生后的婴儿,对宫内曾经听惯的音乐有记忆的表现。
  在我国,胎教这一名词早已不是古代或国外某些人认为的对胎儿的“教育”。作者曾通过与北大医院、人民医院的产科和B超室合作,从子宫内收录外界传入的音乐、机器噪音,同时记录胎儿的胎动、胎心率和呼吸相应的变化,有力地证明了胎儿不仅能听到声音,而且对舒缓轻柔的音乐有安逸的表现,对噪声则表现为躁动不安。出生后的婴儿听到原先在子宫内听惯了的音乐时,会停止哭泣而转为安详地入睡或进入安静状态。
  1985年,研究试管婴儿的著名教授刘斌参观巴黎生殖与健康科学院的时候,亲眼见到了给出生5天的胎教儿播放在子宫内听惯了的音乐时,孩子就会停止啼哭,咀嚼奶嘴并且胳膊也会随着音乐摆动。当改放其他音乐时孩子又啼哭,停止咀嚼奶嘴,胳膊也不再摆动。医学家认为这是胎儿有初浅记忆和对宫内的音乐有再认的能力。所以刘斌教授认为:“从第6个月起,胎儿就能聆听世界,能感受刺激,做出反应,并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甚至能记忆学习。胎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音乐胎教”本意不是教育
  虽然胎儿从胎龄满24周后有了听觉,25~28周后有了视觉,但在子宫内和外界隔绝而且视觉功能并未成熟到像婴幼儿那样可以看的很清楚,无法像出生后那样用眼耳鼻等感觉器官来感受同一物体的不同属性,即对外界的物体不具备产生知觉的能力。因此,不论从环境条件还是自身条件上,胎儿都无法建立条件反射,所以把让胎儿听音乐说成是音乐教育或培养音乐爱好,都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胎教的实质——让胎儿拥有丰富的大脑
  科学的胎教应该是正常孕妇在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休息条件下,从胎龄满6个月后开始,对胎儿实施每天定时的声、光、触摸等的刺激,丰富胎儿的大脑网络。大脑网络丰富了,记忆容量和记忆速度就会得到提高,这样就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丰富的大脑网络物质基础。所以,胎教的实质是以通过营养的环境的手段来达到使胎儿大脑网络丰富化的目的。
  当人们认识到在胎儿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缺乏哪些物质会妨碍什么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就决定在该时期确保那些物质的充分供给。例如从孕前3个月到孕12周让孕妇补充叶酸,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知道在孕12~24周期间胎儿大脑神经细胞生长繁殖最快,因此需要较多的用来构成细胞核蛋白的各种氨基酸和帮助合成核蛋白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于是让孕妇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饮食营养的充分摄入;当知道外界的强噪音会传入子宫内影响胎儿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发育后,嘱咐孕妇远离噪音环境;当科学证实了神经电脉冲可以促使大脑神经网络更丰富后,在胎儿有了听力后,选择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给他听等等,这些都是胎教的内容。所以,胎教的内容和实质,应是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从营养和环境方面的维护与促进。
  胎教的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
  胎教所做的工作也就是为建造一座人生的摩天大厦,打下一个良好的大脑地基而已,而这栋大厦能否最后屹立在阳光下,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不能说有了胎教就有了天才,胎教不是培养天才,只是在为天才的生长准备肥沃的土壤,从而让我们的宝宝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5 19:00 , Processed in 0.06083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