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儿童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回复: 0

论如何把孩子养成一个问题少年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4: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料显示,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5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出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
        孩子行为问题的频发,与家庭教养方式密不可分。你的教养方式是不是有把孩子引向“问题孩子”的倾向?这是需要父母们警醒和自省的问题。
        吝啬鼓励和称赞的父母养出害羞的孩子
        害羞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现象,但长期、过分害羞,不利于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过分害羞的孩子多不自信,不敢与周围人交往。害羞的儿童敏感、脆弱、内向、孤独、胆怯。
        害羞具有三个重要特征:过分忸怩、过分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过分负面的自我关注。害羞的孩子自我价值感较低,常感自卑。总担心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接纳,而自贬自责。恐惧别人的负面评价,恐惧面对社会情境,恐惧被人拒绝。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顾虑自己做得不好。这些特征均与儿童的自我认知密切相关,而儿童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父母常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很少对自己的孩子做出鼓励和称赞,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总是不够好,总觉得自己不行,父母的要求可望不可即,长此以往导致儿童害羞、退缩的性格。更可怕的是父母不但对孩子吝啬鼓励和称赞,而且对孩子指责、约束过多,总是在说“不行”、“不可以”,孩子将越来越不敢主动探索,不敢独立行事,自主性被压抑,因而碰到人和事常表现退缩。
        更甚者,有些父母不仅吝啬表扬,还经常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暴露孩子的缺点,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更会导致孩子的退缩和自卑。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见人扭捏、羞怯就说“这孩子就是害羞”,这种给孩子“贴标签”的评价,易强化孩子的害羞。
        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对孩子多鼓励、肯定,少批评、否定。理解、接纳孩子的羞怯,如父母可说“我知道你很紧张,我有时也会这样”,这会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不安情绪,寻找合适的方法控制焦虑和恐惧。并引导其改变自我的消极认知评价,增强其自信心。满足孩子独立自主的愿望,提供其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其探索外部世界,不要以爱的名义妨碍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
        父母还可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社交机会。比如,引导(但不强迫)孩子见到长辈、朋友主动有礼貌地打招呼;在家可引导孩子接待客人,为客人拿糖果,鼓励(但不强迫)孩子回答客人的问话;节假日或生日让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聚会等等。
        父母的关注缺失养出爱吃手、咬指甲的孩子
        2~3个月的婴儿爱吃手,开始时是吃拳头,然后是吸吮大拇指或食指,吃得津津有味,1~2岁时最为频繁,至学龄期时基本消失。这时期吮吸手指一方面是儿童满足口欲需要,另一方面孩子因牙齿萌出时,牙床不舒适,吃手可以减轻不适感,因此该时期孩子吮吸手指是自然的、正常的现象。咬指甲多发生在孩子四五岁以后,6岁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
        若2岁以后孩子吮吸手指没有减少,反而日益频繁,父母则应该反思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了。若孩子6岁以后咬指甲行为频繁,其原因多是孩子内心紧张、焦虑所致。一般来说,孩子由于缺少父母关心、陪伴,或者父母不和睦、经常吵架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等,孩子会出于缓解焦虑,或者度过心灵空虚阶段而选择吃手或咬指甲。其实,这是孩子行为退行的一种表现,婴儿期的孩子通过吸吮妈妈的乳头、吃手等来获取安全感。当孩子在儿童期不能通过父母的关注和接纳获取安全感的时候,便会退回到婴儿时期,用吃手、咬指甲来弥补安全感的缺失。
        但基于卫生考虑,家长或老师常常急于矫正孩子吮吸手指或咬指甲的行为,孩子一出现此行为,即严厉呵斥、打手等。这使该行为不减反增,所以父母常抱怨孩子不听话,改不掉这坏习惯,其实这是父母缺乏对此行为成因的科学认识,矫正方法不得当的结果。
        如果孩子吮吸手指或咬指甲不是特别严重,家长可以不予注意。当孩子吮吸手指或咬指甲出现时,父母可以利用各种活动占用孩子的双手,转移其注意,鼓励其多参与各种有益活动,多与小朋友交往,以减少孤独、寂寞、不安所引起的吮吸手指或咬指甲。
        在控制表面行为的同时,必须关注到孩子内心的深层次情感需求。孩子吮吸手指或咬指甲行为的出现多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陪伴较少有关。因此父母应反省自己,多关心、陪伴孩子,和孩子交流,与孩子游戏,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消除焦虑和不安,为题行为自然会缓解直至消失。
        过度的批评与责备养出口吃的孩子
        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律异常的口语障碍。常表现为口语中字、词、音的重复、延长,音节之间的异常停顿或完全阻滞。口吃多见于男孩。口吃不仅造成儿童情绪紧张,还易导致其社交退缩、被动、自卑。口吃的病因至今不很明确,除与生物学因素有关外,一些学者认为多与心理行为因素有关。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1300多万名口吃患者,患病率高达1%。其中幼儿口吃的发病率更高,达到10%左右。患口吃的孩子越来越多,与一些家庭严厉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如父母过于严厉地训斥、恐吓孩子,或对孩子在语言方面的要求过高,使孩子担心说不好而精神过度紧张,令孩子出现神经质、害羞和口吃等情况。孩子刚开始学习说话,口齿不清、字音重复很正常,可有的家长却过早地强迫孩子要口齿清晰、言语流利,这样容易使孩子心理负担过大,一说话就怕不流利,结果真成了口吃。还有的孩子偶尔出现口吃现象,但家长过分关注,时间长了,也会形成心理负担,时间一长便形成口吃。
        孩子的语言发展阶段,父母应有耐心,宽容孩子说话时的发音不准、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等。纠正儿童说话错误时态度要温和,不要过分严厉批评或急切强迫其立即改正。应让其放松,放慢说话速度。父母应为学说话阶段的儿童提供丰富的言语环境,如父母讲故事,多和孩子言语交流,有助于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矫治孩子口吃,父母首先要消除孩子的紧张、自卑的心理,帮助树立说话的自信。利用其唱歌、朗诵时言语的流畅来增强其说话的信心。引导其说话时精神放松、身体放松。
        儿童时期由于惊吓而口吃的不在少数。有的父母过于严厉,当孩子太顽皮或做错了某件事时,就对他们责骂他们。尤其是当孩子说错话的时候,突然地大声责骂让孩子受到惊吓,从而变得口吃起来。另外,环境的惊吓刺激也可能导致口吃,如父母间的吵闹、发脾气都能使儿童在语言上突然发生口吃。大多数口吃孩子随年龄增长,口吃会逐渐自愈,只有少数患儿发展为慢性口吃,并持续终身。
        家庭暴力行为养出“校园小霸王”
        校园欺凌不再是偶发事件,它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世界各国都存在校园欺凌现象,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公布的结果显示,30%的学生都有欺凌和被欺凌的经历。2005年一名14岁英国柴郡萨顿中学少年突然在家中的衣橱里上吊自尽,调查披露他曾多次在校园中遭受“掴掌乐”(即对人打耳光,摄下被打人的惊恐表情,并将录像画面传送至手机或网络上以取乐)等欺凌。200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校园枪击案中的男孩因忍受不了长期的欺凌愤而持枪射杀9人后自杀。2006年10月日本一名13岁男生上吊自杀事件震惊全国,其遗书显露遭受同学严重欺凌。而我国近年校园欺凌有急剧上升趋势,校园欺凌事件导致被欺凌者身体受伤、精神受辱、不敢上学,甚至出现自杀、被欺凌死亡、犯罪等恶性事件发生。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世界知名心理分析家爱丽丝米勒博士对儿童虐待做了多年的研究,发现暴力的根源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简单地说,孩子的行为是靠模仿的,而不是来自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得到多么好的教育。父母对孩子的不良教养方式,如过分体罚或溺爱等,可激发或助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所以,“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这些说法在家长中颇为流行。孩子闯祸、不听话调皮、考试成绩差,都可以成为家长动手的理由。1~3岁的时候正是孩子模仿行为的黄金阶段,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暴力行为有时候是来源于模仿。父母对孩子的打骂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孩子的模仿行为和认知理念,让孩子总处于暴力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孩子的暴力心理。
        另外,夫妻间的暴力行为,也在影响着孩子。双方爱吵架,甚至打架,摔东西,久而久之孩子就模仿父母。孩子在6岁以前主要以家庭中最亲密的人为模仿对象,如果父母之间存在暴力冲突,或者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中,如果遇到孩子出现问题,经常用暴力解决,而不是讲道理的话,孩子就会从中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米勒这样说:“父母亲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在给小孩子中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被虐待过孩子将总会找机会在替罪羊身上进行报复,发泄他们在身心和大脑中压抑的情感。”
        还有就是,长期对孩子情绪情感关注的缺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冷暴力,尽管父母给与孩子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物质上无止境的满足、弥补,但忽略了孩子情绪情感的需求,以为孩子只要吃好玩好就可以了。这样的孩子生活在情感的“真空”世界中,得不到关注就要压抑下自己的情绪情感需求,久之,变得抑郁、冷漠,一旦有情绪的宣泄口,就会像爆炸的煤气罐一样爆破。我以前看过一档电视节目,有一个少年故意当众攻击一个老人家,后来才知道,他不过就是为了做些能够吸引他人的事情。父母物质上宠溺他,但是精神上却从未看见他,这个孩子本质其实是好的,却被逼的走到那一步。
        Tips:男孩的问题比女孩多,需要父母的更多关注
        法国巴黎有一所著名的儿童心理指导所,曾报道,1971~1980年在他们那里就诊过的6000余名儿童的资料,其中包括许多种类的行为问题,比如神经质、贪食、异食、厌食、夜惊、梦魇、遗尿、口吃、缄默、咬指甲、面肌抽动、说谎、逃学、打架、多动症、强迫行为以及癔症等。并按照他们的就诊原因──行为问题,作了性别比较。发现只有癔症一项,是女孩较多,其余的行为问题都是以男孩为多。尤其是口吃、遗尿、说谎、逃学、打架、面肌抽动和多动症等,男孩所占的比例更为突出。由此可见,儿童期的行为表现,是女孩占据了优势。因此,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父母要更外精心,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要早发现,关注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对症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6 06:47 , Processed in 0.06024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