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回复: 0

[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学活动:找家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4: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诗歌中家的意义,萌发幼儿爱家爱国的情感。
  感知诗歌中美丽的情景和优美的语言。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我们的家是中国,激发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背景图大海、森林、果园、天空(只有线条,不上色彩。)
  小插图:小鱼、小鸟、星星、桔子、娃娃。
  中国的标志性建筑“长城”、“天安门”等。
  四、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对家已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谈话“找家”是为了唤起幼儿已有的认识经验,将小鱼、星星等事物或与之相关的地方同“家”建立联系,理解家的意义。同时也起到活跃思维、气氛的作用。激发起幼儿欣赏的欲望。
  第二运用不同的色彩,构画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多姿多彩的“家”。呈现诗歌所表达的美景。让幼儿目视其景,耳闻其诗。将景物与语言结合,让幼儿形象地感知家的美丽,家的可爱,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三,通过设问,讨论重点理解,我们的家在中国,并了解标志性的事物,将祖国这个“家”具体化。激发起幼儿对家的眷恋、爱戴之情。
  第四,用制作小图书、布置环境,倾听相近题材的故事,歌曲等,深化幼儿爱家之情。
  五、活动流程
  欣赏感受――重点理解――配乐欣赏――延伸活动
  欣赏感受
  (1)找家,感受“家”的含义。
  设问:小鱼要找家,鱼儿的家在哪里?
  为什么说鱼儿的家在大海?
  (2)找家
  出示背景图大海、森林、果园、天空等(只有轮廓、不上色彩、天空中的星星可用白蜡笔先画上)。让幼儿帮小鱼、小鸟、星星、橘子、娃娃等找“家”,即贴入到相应的背景中。(娃娃不画家,用语言带过即可)。
  2、欣赏、体验“家”的美丽。
  (1)教师边念儿歌,边挥笔在背景图上描绘美丽的色彩。
  例如:“唰唰唰,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老师用蓝色绘出蓝色的大海,即时呈现给幼儿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家”增强幼儿对诗歌的感知理解力。
  学习主要语句“各自的家”
  例如: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黄色的果园是橘娃娃的家。
  (2)重点理解“我们的家”
  启发幼儿讨论“我们的家在哪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叫什么?画上什么能表示我们共同的家
  (3)出示标志性的建筑“长城、天安门”这就是我们的家,叫中国。
  3、配乐散文欣赏
  可在每一个“家”的语句后配上相应的音乐,以烘托主题。
  可欣赏歌曲“我们都有一个家”。
  4、延伸活动
  (1)可制作一图书或环境布置“我们的家”(以祖国,居住的市、区、地区等标志性的事物,深化认识和情感)。
  可听故事“月亮船”
  附:散文诗《找家》
  甜甜有盒五彩笔,爱画啥,就画啥。宁宁问:“你能给小鱼找家吗?”甜甜拿起蓝色笔,唰唰唰,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
  洋洋问:“你能给小鸟找家吗?”甜甜拿起绿色笔,哆哆哆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
  奇奇问:“你能给星星找家吗?”甜甜拿起黑色笔,唿唿唿,黑色的天空是星星的家。
  东东问,你能给橘娃娃找家吗?甜甜拿起黄色笔,哗哗哗,黄色的果园是橘娃娃的家。
  “呜呜——”谁在哭?噢,布娃娃没有家。甜甜拿起红色笔,轻轻一描,红色的玩具橱是布娃娃的家。
  咦!我们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笔,唰唰唰哆哆哆唿唿唿,哦!我的家——是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19:44 , Processed in 0.05239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