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回复: 0

奥数与升初中挂钩,追究学校责任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是单纯的学科竞赛,为何成为小升初择校的代名词?面对日益高涨的社会呼声,该如何破解这一顽疾?昨天,市教育局召开治理“奥数班”规范办学行为座谈会,邀请教育专家和学生家长建言献策。
    杜鸿科
    (陕师大教授、原副校长)
    “好学校要发挥辐射作用”
    杜鸿科说,奥数的全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引入后,作为培养数学家的一种方式,对引导年轻人献身科学,激发全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曾起到很大作用。
    但奥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选拔方式,背离了当初的宗旨。“奥数班”是中国基础教育在发展不平衡阶段产生的社会怪胎,必须采取强硬手段一刀切。
    要从根本上解决“奥数班”,就要把基础教育做好。“基础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特长,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杜鸿科说,要做好基础教育,一是要有长远规划,均衡发展;二是最大化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好的学校要把辐射圈做大,有责任帮助周围相对较弱学校;三是着力培养教师水平,优质教育资源最根本的还是教师素质。
    黄秦安
    (陕师大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切断奥数和初中招生的联系”
    黄秦安说,现在奥数班饱受批判,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在招生链条上扮演一个很不好的角色,“奥数的功能被异化”。初中在选拔择优时,把奥数成绩作为衡量标准,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奥数异化之后造成几个坏处,一是以升学为目的,二是面向几乎所有小学生,三是破坏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四是违背学生思维规律,五是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黄秦安认为,要治理奥数班的顽疾,必须切断它和初中招生之间的联系,换一种择优方式。黄秦安说:“奥数学得好,不表明数学学得好,更不表明其他成绩好。我们要从择优的角度,应该看学生整体的知识结构,多渠道、多范围地综合考评。”
    李振东
    (陕西省教科所书记、副所长)
    “应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办法”
    李振东说,家长让孩子上奥数班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上一个好学校,“肯定有个别学校和某些奥数班有代为招生的契约,才会在社会上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据了解,我市初中学校体制多样,既有政府公办学校,事业单位办学校,还有民办学校。民办学校中最醒目的,莫过于曾由一些公立名校参与举办的少数几所“公参民”初中。社会上盛传的“奥数班”代名校招生,背后多少有这些“公参民”初中的身影。虽然这些学校比起全市中学的数量微不足道,但因为是社会热点,造成的影响波及广泛。
    对此,李振东认为,正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义务教育法》之间存在冲突,给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带来了很大困惑,“这是致命的一点”。
    “《民办教育法》明确,民办学校具有自主招生的权利,而《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不允许任何形式任何方式的招生考试。”李振东说,“教育行政部门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研究制定一个民办初中招生办法。这个问题解决了,奥数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黄新南
    (市教育局副局长)
    通过学籍备案加强监管
    黄新南表示,西安市区域内办学体制的多元化、过度集中等问题,给规范办学行为、均衡教育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是引发“奥数班”屡禁不止的原因。市教育局正在考虑对义务教育体制进行研究,学校明确学区划分。 他还透露,以后区县学生的学籍将上传到市教育局备案,实行网络化,加强监管。“如果查出学生是通过奥数班被录取的,将追究学校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 记者 刘振
    延伸阅读
    为何偏偏是奥数
    “特长班有很多的,有钢琴班、绘画班,为什么它们没有成为奥数班这样的问题?”昨天的座谈会上,陕师大教授黄秦安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黄秦安表示,初中在选拔择优的时候,把奥数成绩作为衡量标准,这是问题的关键。假如没有初中择优的现实,奥数班无论如何都火不了。
    而初中择优之所以选择奥数,黄秦安认为,根子还是出在考试制度上。“从小学生来说,喜欢艺术的肯定比喜欢数学的多,但初中并没有对小学生的艺术能力有定量的要求。”
    实际上,“奥数”只是一个标签,同样作为选拔标准的,还有所谓的“奥语”“奥英”。人大代表金姝婷说,这几年奥数的疯狂,暴露部分学校对学生评价的片面性。
    奥数成绩好,学习是否真的就好?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佩东说,从专业的角度看,奥数就是用小学的算术的方法解决初中的代数问题,上了初中以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很多学校并不赞同通过奥数选才”。她还举例说,曾经有奥数特长的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一年后,成绩就跟不上了。
    昨天的座谈会上,多位专家在呼吁取缔“奥数班”的同时,还建议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真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0 10:20 , Processed in 0.05895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