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昨日是武汉市小学生升初中择校电脑派位(俗称“摇号”)的日子。本报记者兵分多路,现场目击这一过程。>>进入讨论
家长代表亲手“摇号”公证员现场监督
092510_4c3fb4f674eb857.jpg
上图:公证员为录取名单盖章 记者陈勇摄
上午9:30,东湖中学。武昌区三所“公参民”初中电脑派位在这里举行。工作人员现场启动电脑派位软、硬件,开启封条,连接电源。主持人从20余位现场观摩的家长中,随机抽取9名家长分成3组,分别为三所中学操作派位软件。
首先进行“摇号”的是粮道街厚朴中学。记者看到,两位家长代表分别操作电脑,分两次将报考该校的学生报名编号打乱,另外一名家长轻敲键盘,电脑开始自然生成录取学生名单。原始编号报名名单、打乱后的报考学生名单与最终录取名单一一对照……所有操作通过投影仪全程“直播”。
随后,武汉初级中学和武珞路奥山中学也遵照上述程序,完成了电脑派位。电脑派位名单、电脑派位打乱名单、电脑派位录取名单,3份数据全部保存以供参照,最后武昌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分别和三所初中的负责人,在各自学校最终录取名单上签字确认。
现场大多数家长都是自发前来观摩,绝大部分家长均认为电脑派位很公平公开。也有个别家长认为,她看到的一切人为程序还比较公平公开,“但是我对摇号的电脑程序不懂,即使有问题怕也看不出来。”
在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7楼会议室,江汉区两所“公参民”初中电脑派位在此进行,6名家长代表见证了“摇号”整个过程。记者看到,所有录取过程全部在公证员的监督下完成,录取过程平稳、有序。从开始电脑派位到结束,武汉市教育局有关工作人员一直在用摄像机,“记录”整个摇号过程。
当天,江汉区共有1545人报名参加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慧泉中学和约瑟中学的电脑派位,共有383名小学毕业生成为幸运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