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王小波第二”的胡坚称网络文学没有营养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罗欣 通讯员余心红 李育杰) 一个是曾被温儒敏、曹文轩等北大教授看好的“少年作家”,一群是爱好文学的90后高中生——昨日,武汉市第14中学2002届毕业生、曾被誉为“王小波第二”的胡坚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畅谈文学之路。
  八年前,18岁的高三学生胡坚把自己在网络上受到很高评价的三篇小说,和一篇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教育论文,结集为《愤青时代》出版,声称出书目的是为了获得北大的特招。虽然最终他因分数过低而未能获得进北大的机会,却被武大破格录取。
  毕业后,胡坚进入本地一家媒体担任记者,两年后辞职,专心搞创作,长篇小说《少年之年》即将出版。有学生提及“网络给写作者一个更广阔的平台,网络文学很受青少年欢迎”,胡坚直摇头,“大部分网络文学作品没有营养,更多地是靠色情、暴力吸引人的眼球。看它是谋杀你们的时间,你们应该干更多有意义的事。”“你们不要因为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影响到将来的生活质量……”
  有学生困惑“写作缺少灵感”,胡坚则认为,写作是一门技能,可以通过培训获得这种能力,“上世纪70年代欧洲成功的作家,几乎都遵循同一个规律,那就是勤奋。他们有自己正常的工作,只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默默写作,并坚持下去,最后都成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5 11:19 , Processed in 0.05606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