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回复: 0

“灰色儿歌”盛行校园 衬托出儿歌创作尴尬现实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6时18分报道,“灰色儿歌”充满恶搞成分。在许多孩子的口中,少了阳光、单纯的美丽童谣,却不时蹦出一些带有恶搞、暴力色彩的“灰色儿歌”,令不少家长担忧。日前记者在济南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发现他们对各种各样的“灰色儿歌”并不陌生,许多孩子都能随口哼几段。
  记者发现,“灰色儿歌”大都改编自经典儿歌、古诗词或流行歌曲,充满恶搞成分。比如励志歌曲《真心英雄》被恶搞成:“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补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流行歌曲《牵挂你的人是我》被改编成:“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灰色儿歌”有的轻松诙谐,比如“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流得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但也有一些充满了厌世、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
  “灰色儿歌”的流行让不少家长感到担忧。一位学生家长对记者说:“小孩子唱儿歌的越来越少,唱流行歌曲和改编后的"灰色儿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些歌曲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一位从事20年幼儿教育的某民办幼儿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创作的儿歌传唱度不高,孩子不喜欢,学校只能自己创作一些幼儿歌曲,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创作数量、质量都不行。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权朝鲁曾对“灰色儿歌”现象进行过专门调查。他认为,许多不良的儿歌是孩子通过电视、网络、图书和周边人身上耳闻目睹学来的。不管是家长、学校,还是音乐人、新闻媒体,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创造、传播更多健康的“绿色儿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5 01:14 , Processed in 0.06038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