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6|回复: 1

校长揭“择校”内幕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5c437c5666abf2e9724540e9c66468108.jpg

85c437c5666abf2e9724540e9c66468108.jpg


  “择校”背后的隐秘博弈
  “光各级领导批下来的(择校)条子都安排不完,省里的、市里的领导你一个人都得罪不了”,所以这位校长就消失了一个月。招生被权力左右,成了名校校长们最大的苦恼之一。
  有需求也有供给,有些人都把教育异化了,谁都可以骂教育的任何问题。”武昌水果湖一中校长赵洪武说。他认为,在择校问题上,校长自律是最重要的。
  武汉多家知名小学的校长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了择校费背后的种种隐秘,亦透露了鲜为人知的苦恼。他们中有的人并非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对择校费甘之如饴,而是希望取消这一制度。
  校长“人间蒸发”
  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进名校,托关系、走后门、递条子,各显神通。而名校校长往往会因此承受巨大压力。
  武汉市一所省属小学校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选择的办法是“人间蒸发”,在招生的时候,他的电话根本就打不通。
  “光各级领导批下来的条子都安排不完,省里的、市里的领导你一个人都得罪不了”,所以这位校长就消失了一个月。
  在他看来,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一年只能招几百人,“所以我要均衡各方的要求,哪方面都不能得罪,学校还要不要活下去?”
  “你以为只是小学、中学的校长会关手机?你问问主任、教育局长、市长关不关手机,他们有多少个手机号你弄得清楚呀?”他说。
  他说,他曾碰到过家长开着车追着来塞钱的事,“我要这个钱干什么呢,你要这么多钱怎么办,学生还是进不来的啊。”
  他感叹,他已因为择校得罪过了很多人,包括家里人、朋友,最后是得罪领导。他认为:“现在报纸上披露了一些名校长或者名学校问题,我想说的是,这毕竟是少数,主流是好的。如果校长都是那么腐败,教育搞什么搞?我觉得媒体和政府要为学校、校长说公道话。”
  被权力左右的名额分配表
  今年4月,广州的某知名学校,就已经收到四百多个择校的条子。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的名校已司空见惯。
  另有一位武汉名校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旁人眼里,择校“博弈”中,学校好像占据绝对优势,其实学校也有自己的无奈:那么多条子怎么办呢?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名校校长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坐的,你要千方百计把学校做好,各方面关系也要协调好,‘钢琴弹不好’,等于什么事都白费了。”
  “有些条子,还要看上面领导是否一定要办,因为领导有时候也碍于情面,最后把矛盾甩给我们。”她说。
  后来她决定弄出个内部规范:“省领导给一个指标,市政府给一个,省委办公厅一个,审计局给一个,教育厅给一个指标,教育局给一个……”这样名额均分,以免引起麻烦。
  后来再有人找她,她就可以拿这个规范作挡箭牌:“你拿的是自己部门的指标吗?”
  在她看来,控制领导名额,“实际上也是在给自己找退路,我没办法,我也不想收,他们非要我收,而且来的都是领导介绍的人”。她认为,公办示范学校不能成为某些人的“私塾”。
  她说:“作为名校校长,我不喜欢择校制度,希望每年的择校生越少越好。”但她说,她几乎不在其它校长面前谈择校费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很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74
发表于 2016-8-9 13: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在从中获利
  另有一武汉市知名小学告诉南方周末,在新生报名时,他的学校经常新生“人数爆炸”。
  该校校长要求老师都去一一家访,看看孩子们到底是不是在这个家里,结果一看,许多小孩只是挂了一个名,没有孩子生活的痕迹,那肯定是假的。
  为了择校,一些家长把户口挂在著名学校的片区内,但是实际居住地却不在那里,即所谓的“挂户”。每年,都有不少家长通过“挂户”试图择校。
  教育圈曾流传更具戏剧性的故事,北京某实验小学的老师做家访,竟发现8个学生家的门牌号码,是学校附近的一条马路边的厕所。
  “为了孩子上学,户口跟着名校走”,是全国大城市的一道风景。不少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挤进“名校”,不惜数次迁居成为“现代孟母”;更甚者不惜假离婚,寻求户籍空挂,不少“名校”周围住户的户籍上都挂着六七个甚至更多户口。读书成了一场博弈。学校之所以被“择”,只源于它是优质学校,大家都争着来,僧多粥少,“择校费”就是敲门砖。
  以个人零散的努力来对应制度风车,其结果大多是悲剧性的。某著名小学校长说,此类情况,只要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能进来。
  一位校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就近入学本身就是择校行为,只不过直接的实施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个人。从原来的转移户籍所在地改为今天的转移房产所在地,人们依然可以借助就近入学政策实现择校。从以户籍择校到以房产择校,引发了名校附近的购房热,“其进步意义可能是从以权力择校为主转到以金钱择校为主”。
  为了缓解过于沉重的入学压力,北京部分热点学校悄悄地抬高了“就近入学”的门槛,令一些“捣腾户口”的二手房房主得不偿失,还遏制了名校周边房价的“疯涨”局面,这实属无奈之举。
  “新生爆炸”隐藏下的挂空户
  “有需求也有供给,有些人都把教育异化了,谁都可以骂教育的任何问题。”武昌水果湖一中校长赵洪武说。他认为,在择校问题上,校长自律是最重要的。 “有没有校长专门聚财搞钱,有这样的。好搞钱但是搞不长。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校长并不是这个样子。”湖北教育杂志执行主编黄燕认为,在名校位置上,多数校长在千方百计地把学校做好。“有人老是攻击择校费,但又老是不讲出应该保留还是应该取消择校的制度。”一位教研人员说,“这个政策抉择并不是在教育部门,那是政府的问题,权力能不能干涉招生。”
  湖南省教研室周振铎老师也认为:“群众所咬牙切齿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责任在政府。”“择校热”并不新鲜,奇怪的是它越被“禁”越“火热”。一位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合谋下的择校“博弈”,为学校建小金库提供了温床,难免不会出现居心叵测之人。
  去年,北京市名校、具有两个校区6500名学生的“超级小学”中关村三小的原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出纳5人涉嫌贪污被捕,今年该校校长被判刑。问题出在贪污挪用“赞助费”的账外资金。紧接着广西大学附中原校领导集体贪污的腐败案件又被曝光,从2004年到2007年间,原校长唐运南等人对招收初一学生暗箱操作,收取了1600万元的“捐资助学款”,并私设小金库,采取虚报账目、直接私分等手段大肆侵吞。
  上述专家看来,立即取消择校费,没有丝毫操作上的难度,关键在政府的态度。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对某些官员有好处。一是,他们有个典型学校,高考录取率也高,是自己的政绩工程;二是可以让官员和富人的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三是,可以减轻财政负担,把办教育的开支转嫁给要上学的老百姓。所以,这位专家认为,这需要上级政府打破现有利益格局与教育评介体系的决心。
  一位教育杂志主编认为:“某种程度上,择校费就是地方政府对教育欠账过多的产物。正是在地方政府的默许下,一些教学质量好的学校收取的择校费越来越高,无情地吞蚀着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据《南方周末》报道
  ■声音
  解决择校问题要有明确的时间表
  日前,教育部负责人表示,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主要在“择校”,择校风愈演愈烈,择校费动辄几千、几万,成了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有关部门因此要下决心逐步解决“择校”问题。
  择校以及由此引发的择校费问题已经成为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顽症。虽然来自家长与社会的呼吁已久,教育主管部门也屡次出台相关措施进行调整,但始终没有完全解决。
  择校成为家长社会资源动员能力的展示和较量,而择校费也成为了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并引发了社会悲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的问题。中国的教育投资基本都是来自财政支持,也就是说,所有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基本都是来自国人的税收。这意味着在同等条件的选拔机制下,每个人都有机会考取相对较好的学校进行深造。可是,某些以公共资金建立起的名牌学校却以其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学生收取数额不菲的择校费,造成很多有潜力的学生无法负担费用而被迫另选他处。显然,这背离了机会均等与公平竞争的教育理念和制度设计。不仅如此,大量收取的择校费使得教育资源的分配产生了“马太效应”:越是优质的学校收取的费用越高,用来改善教育条件的资本也就越充足,慕名而来的学生也就更多,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正好相反。这使得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破坏了正常的教育秩序。而且,择校与择校费的存在催生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使一些掌握权力者以此与家长讨价还价,甚至索贿。这在教育部门的监管中已经频频被查出。
  毫无疑问,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及由此带来的择校费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彻底解决择校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影响教育秩序稳定的障碍,也能减轻部分家庭的经济压力。但关键是,解决问题应该具有明确的时间表,不能只“下决心”,要有切实有力的措施出台,要让学生和家长能够看到希望。否则,久拖不治将使教育部门丧失公信力。
  任孟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0-1 00:21 , Processed in 0.09392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