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回复: 0

投资100万把孩子当“绩优股”培养,家长:值!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股民比较郁闷,股市不景气,不少股票都被套牢了,可股市的低迷丝毫没有影响那些立志把孩子培养成“绩优股”的家长。在他们眼里,孩子就是一只具有升值潜力的股票,往里投多少钱都不心疼。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现在家长们又开始四处活动了,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入学机会。把自己辛苦积攒的血汗钱一瞬间送给了学校、幼儿园,不少家长一点都不觉得冤枉:“我这是看好孩子的升值潜力。”对于家长们这种盲目的乐观心态,教育专家指出,这不是一种创意的用钱方式。
  ◎流行新趋势◎
  家长重金购买入学机会
  每年这个季节,不少家长都在为孩子能上个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而忙碌着。从半夜排队交钱上好幼儿园、委托亲戚朋友攻关中小学招生人士……为了能让孩子拥有名校的入学机会,家长们可谓用心良苦。于是,就有了上个好幼儿园要交赞助费3万元等不少传闻。
  一些不愿通过“走关系”或者明目张胆“购买”而获得入名校机会的家长,却暗暗通过投资培训发展孩子特长来敲开名校大门。“孩子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习舞蹈,到现在上小学五年级,每年投资在2000元
  左右,期望孩子因此能上个好学校,将来能有个好
  工作,权当投资股票了。”家长程明辉说。家长们把投资培训孩子特长叫“曲线
  上名校”。比起直接攻关,投资孩子培训的花费一点不少。程明辉说,“目前孩子正在学习的有芭蕾舞、中国画、奥数、英语、钢琴、京剧等,各种学费加上资料费、工具费等,每年的花费接近1万元。估计到小学毕业,总的花销也接近10万元了。”
  ◎家长新争议◎
  对孩子的投资回报率到底有多高?
  前几天,朋友准备让儿子出国留学。他说孩子实在不是学习的料,与其在国内受罪般的耗费时光,不如把他送到国外去,将来至少还掌握一门外语,权当是上了大学的外语系了。但他算了笔账,从现在起到大学本科毕业,至少得给孩子准备100万元人民币。
  谈起对儿子的这笔巨额投资,朋友说跟爱人商量过了,也仔细地算过一笔投资账:儿子将来留学回来至少找个好工作要容易些,好工作意味着高薪水。只要能找个高薪水的工作,这100万元或许一年就可以挣回来。这种投资还是相当的值。假如现在不做这个投资,孩子将来的生活如何还真说不清楚。
  上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顺着这条轨迹的发展目标是为了有工作,找工作是为了高薪水。这应该说是目前考生与家长普遍的选择定律。但是,这种被家长誉为“花钱给孩子购买薪水”的方式,是一种创意的花钱方式吗?
  家长张海媚一直说,我就是想让我儿子将来能有个好工作,所以我现在给他进行各种投资,从智力到身体,从学习到特长,不管花多少钱,我的目标都是不变的。家长胡海军也说,给孩子的投资肯定都是有效益的,没有什么好争议的,家长的出发点也都是将来期望孩子能有个好工作。
  对于家长们如此执迷不悟地盲目投资,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半开玩笑地说:“假如未来真如家长们设想的那样,那还不如把从幼儿园到上大学花的钱直接存银行,孩子不就终生有个领高薪水的渠道了么?”这位教授表示,自己也是家长,也有跟所有家长一样对孩子培养的期望,但盲目地给孩子投资,可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给孩子投资与股市、基金投资一样,目标没选好也会出现负收益。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不鲜见。
  弥麦红的儿子中考没考好,凭着个人的交际手段和缴纳的赞助费,儿子终于上了一所家人都很喜欢的中学。可儿子上学才一个月就哭诉着说,课堂老师讲课他根本听不懂。最后老师告诉弥麦红,孩子情绪反常,建议去看心理医生。
  ◎专家新观点◎
  “发现并发展一种才能、爱好或特殊的兴趣,可能是家长所能帮助孩子做的一笔最大的单项个人银行账户存款。”美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肖恩·科维对中国的学生家长这样说。
  肖恩·科维不明白,为什么讲到才能,中国的家长们总是想到传统的高级才能,例如运动员、舞蹈家或获奖学者?事实是,才能有各种各样。“不要认为它们太不起眼。”肖恩·科维说,“比如孩子可能生来善于阅读、写作或讲话;可能天赋具备创造性,学什么都很快;或者善于接待别人;可能掌握组织方面、音乐方面或者领导方面的技巧……孩子的才能在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下棋、戏剧还是收集蝴蝶,只要孩子喜欢做某件事情,而且还善于去做,那就足以令人高兴了。
  这是一种自我表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说,表面上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抓得很紧,花钱多,投入的时间多,名次、成绩被无限制地放大,但是真正的教育却被忽视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孙云晓研究员指出,父母首先应该发现孩子喜好和擅长什么,并对此深入了解。只有先了解孩子,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在适当时机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潜能特长。这样,父母的投资才是有效的,即便现在发挥不了效益,也会有发展的潜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5 01:42 , Processed in 0.0413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