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回复: 0

按学生成绩高低编排座位,家长感到脸上无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重庆市荣昌县的李佳等人被一次家长会开得闷闷不乐――开家长会时,班主任按学生成绩高低编排座位,家长坐在孩子的座位上,一眼就能看出哪位孩子成绩好,哪位孩子成绩差。因为孩子成绩不好,李佳等家长感到脸上无光。对如此的安排学生座位,老师则说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重庆晚报》10月23日)
  看罢这条新闻,笔者首先想到是去年《齐鲁晚报》9月26日的一篇类似的报道,此报道说的是,威海二中许多班级的班内号码都是按成绩单来排的,从学生胸卡上的学号大小也就直接反映了该胸卡主人的学习成绩如何。这两篇报道的事件如出一辙,反映出了在我们当下的学校里头,诸如此类的做法不是个别,特别是按学生成绩高低编排座位,已成了学校心照不宣的定式。
  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是有好有差的,不可能一般齐,就象人的体貌一样有高有矮有丑有俊一样。将学生按学习成绩高低编排座位之类的做法,即使用心是好的,也可能导致偏差,让学生感到自己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后,就如主城一重点中学的王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按成绩高低编排座位的做法既伤学生又伤家长。
  教育首先应是“以除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这应当是教育的真谛。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仍然执行的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方式,正是因为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才衍生出了假其名是为了激励学生,而实质是以分取人的按学生成绩高低编排座位、排学号之类的做法。
  众所周知,分数不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方法,以成绩为标准,将座位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就算在主观上不是歧视差生,但其已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心理定位或暗示,势必对差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致伤害差生的自尊让差生产生自卑心理,很容易使那些名次靠后的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破罐破摔,慢慢地真的落在别人后面。这样的结果,不但不能使学生的成绩好起来,反而还会使学生的心智受到影响。
  为什么我们的一些教育者还乐此不疲的用这类方式来“激励”学生?其一,我们的教育定向还没有真正回归于本该的教育真谛,还是走着应试教育的道轨,在这样的唯分数至上的圈内,“分而优则仕”就不难理解了;其二,在一些学校的管理上,往往采取的优分制管理方式,即把老师的绩效与升学率挂钩,而老师为了自已的绩效便不得不采用非常办法;再就是有的老师本身对如何管理学生办法不多,而罚式管理随手便来。
  每个人都有激励的渴望,学生更当如此。然则,激励别人应当是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因为只有用健康的激励方式,才能激励起健康的心智和人格;采取非健康的方式,激励的效果往往会不随人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4 14:01 , Processed in 0.0628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