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回复: 0

谁拍了那个吹小号的孩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21日《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头条刊登了一张大照片:一个男孩手拿小号,满脸哭相。
  原来,这个孩子在小升初特长测试中,由于紧张竟想不起事先准备好的曲子。他着急地哭了。这个只有12岁的孩子,在全国最大的党报上如此这样亮相,会不会挫伤他的自尊心?孩子的家长会有何想法?熟悉孩子的人看了这张报纸会如何议论,不知道报道者和编辑先生是否考虑过。
  北京一家报纸对记者提出的18项注意中就有一条: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报道,应采用化名,同时在配文图片中应使用技术手段,保护其肖像不被正面刊登。作为人民日报这样的报纸,想必也该有这样的规矩吧。
  北京人都知道,今年的小升初是怎么回事。家长愁,孩子急,学校乱。做记者的、做编辑的,怎么就不能站在孩子一边,设身处地地替他们想想?如果照片的主角是你,你愿意登在报纸上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自己败走麦城吗?照片下的标题是:“孩子,别紧张!”这是人家考场老师的话。可记者编辑这样的作法,孩子能不紧张吗?
  对于小升初是众说纷纭。无论是谁对谁错、谁是谁非,也轮不到远未成年的孩子来承担任何责任。至于这么大做文章吗?即便是想说明某些问题,也不一定非要把孩子大照片登出来啊。即便是登,不也有马赛克什么的方法吗?把履行自己职责的快感强加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是大记者的风范,也不是好编辑的品格。
  古今中外,每个记者都经常会同时遇到两个标准的困扰。一个是新闻标准,一个是道德标准。有的人为了报道新闻,于道德和社会职责而不顾;也有的人为了尊重被报道者的意愿、考虑社会效果,而放弃了可以成为独家新闻的报道。我以为,这张照片的报道者和编辑更多的考虑了新闻的需要,而忽视了被拍摄者和相关人的感受。
  这可以说不是个案。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照片:灾难发生后,逝者的亲属悲痛欲绝,面部都变了形。为什么还要让他们再雪上加霜?
  防火、防盗、防记者。如果百姓们对于记者真的都是这种态度,做记者们不是太那个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9 11:06 , Processed in 0.06959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