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武汉晚报》开设的教育局长“谭仁杰信箱”两岁了!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谭仁杰信箱》两周岁了!如今,由本报与武汉市教育局共同开设的《谭仁杰信箱》在我市已家喻户晓,成为市民与教育行政部门有效沟通的互动平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谭仁杰信箱》在本报已刊发群众来信79期,处理回复信件3000余封。
  &n
  bsp;2003年9月,武汉市教育局与本报联手推出一个可以让老百姓与教育行政部门、媒体沟通的互动信箱――《谭仁杰信箱》。这个以时任市教育局长谭仁杰名字命名的信箱,旨在“发布教育信息,解读教育政策,沟通教育问题,受理教育投诉”,并于每周在本报教育新闻版上刊登群众来信及相关回复报道。
  两年来,市教育局下属职能处室与本报组成“谭仁杰信箱专班”,专职调查核实百姓来信,为群众释疑答惑,排忧解难。
  谭仁杰说:“教育管理者在想什么、做什么,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进展如何,是家长最关心、也最有权知道的。同时,学生和家长关心什么、监督什么、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也是教育管理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信箱的设立起到桥梁的作用,使教育部门能够直接了解百姓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成为教育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推动了武汉市教育事业的发展。
  据悉,《谭仁杰信箱》是全国教育行政机关目前在媒体公开开设的第一个信箱,也是第一个以教育局长的名字命名的媒体信箱。
  《谭仁杰信箱》关键词――
  沟通
  两年多来,“谭仁杰信箱”共收到3000多封群众来信,虽然不是每一封来信都见报,但让教育主管部门听到了最真实的声音,这才是“谭仁杰信箱”的本意。信箱是沟通的平台,它反映出民情民意,因此,教育局的很多决策都来自于信箱的启示,用谭仁杰的话说,要“让我们的决策更符合老百姓的利益”。
  2003年12月,武汉市一初中老师致信“谭仁杰信箱”,反映每日工作达13小时,繁重的课业任务带来极大压力,身心健康堪忧。这位教师的呼吁引起全市8万中小学教师的强烈共鸣。市教育局随即开展了关于“教师职业和身体状况的调查”,积极为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创造条件,包括针对教师展开心理健康指导。
  2005年全市“十件实事”之一――中小学校改厕工程也主要是源于群众来信,孩子入厕难不是个别问题,厕所蹲位不够,课间时间短,以至于有的孩子小小年纪患上膀胱炎。2005年11月,156所中小学厕所改建完成,超出原计划额度。
  倾听
  “谭仁杰信箱”是老百姓发出自己声音的地方,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倾听。今年7月,在“谭仁杰信箱”接待日,谭仁杰带领教育局11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到本报与来访群众面对面。
  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里,谭仁杰一刻也没有离开他的座位,耐心倾听,认真记录,他很少打断咨询者的诉说,哪怕这些言语因讲述者心情激动表述得有些杂乱。与21个咨询者的谈话过程,没有一个是由谭仁杰主动提出结束的。他不厌其烦地听着,然后耐心细致地解答,甚至是主动找话题与咨询者交流。
  在最后一个咨询者面对谭仁杰时,11个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面前已没有咨询者,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提前离席。尽管咨询者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都能有明确的回答和圆满的结果,但这种平等与尊重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信任。
  谭仁杰说,作为一个政府官员,这样直接与群众沟通,一方面让群众把困难告诉你,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困难告诉他,双方才能相互理解,才有可能解决问题。除了准确掌握政策,这需要倾听者抱以足够的耐心,学会换位思考,最终的目的,是提高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
  坚持
  谭仁杰曾在多个场合讲述他亲历的两件事。一次他到外地开会,早晨五点钟从武昌坐车到飞机场,沿途所见到的人大致可分为三类,晨练的老人、赶早市做生意的人和上学的孩子。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手拿早点,在清晨瑟瑟寒风中匆匆往学校赶。另一件是一位医生向谭仁杰反映,现在孩子的学习负担太重,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憋尿憋成了前列腺炎或膀胱炎。
  “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了,压力太大了,如果我们的教育连孩子正常的生理时间都剥夺了,孩子的身体垮了,即使考试能得高分,那么我们的教育也是失败的教育。这样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教育和教育工作必须改革。”
  2004年9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武汉市七年级开设理科综合课程《科学》,全新的理念引发了“开”、“停”之争。
  家长和社会对《科学》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意见,更多来自于对孩子的升学考试的关注。但是作为教育部门,仅仅关心孩子的分数和升学是远远不够的,《科学》课程的设置强调的是孩子全面发展目标和创新素质。
  因而,谭仁杰一直坚持一句话:教育改革早改早适应,晚改就被动。教育的改革不是一个行政部门的简单决策,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基于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进行的战略选择,关系到每个孩子的未来、每个家庭的幸福,乃至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改革要有前瞻性,很多时候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记者陆阳刘晓星
  实实在在一信箱点点滴滴聚民情
  用百度搜索“谭仁杰”,找到相关网页约2710篇,提示3个关键词:谭仁杰、教育局长、谭仁杰信箱。对武汉市民而言,这3个关于谭仁杰的公众概念可谓家喻户晓。两年多来,武汉市民对武汉教育问题有意见、有想法、有难题甚至是有牢骚,都可以给《谭仁杰信箱》写信反映。市教育局下属职能处室与武汉晚报组成“谭仁杰信箱专班”,专职调查核实群众来信。
  以“平民局长”形象出现在媒体上的谭仁杰,最牵挂的事情就是武汉这个有着230万教育人口的特大城市的教育问题。他说:“每天清晨一起床,我最牵挂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教育会发生什么事,尤其是学校稳定和学生安全,二是媒体、群众会对教育说什么话。”
  在谭仁杰看来,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教育要改革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社会的监督。
  两年前,市教育局决定在大众媒体开设信箱时,有人善意地提醒谭仁杰:教育太热、社会关注度太高,在媒体开设信箱舆论风险大,这样做不仅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还会被别人说成是作秀。而谭仁杰认为,要赢得全体市民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支持,首先要让群众了解教育。群众不了解教育,就不会理解教育,更不会支持教育。作为市教育局的局长和法人代表,在大众媒体开设信箱,这不是个人名誉的问题,而是教育事业本身的需要。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一步步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2001年,谭仁杰在上任时说过一句话:“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级各类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满足社会对各类优秀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实现“两个满足”的承诺,他与领导班子提出了学生上好学、教师教好书、校长管好校、教育行政部门治好教的工作目标,通过《谭仁杰信箱》广泛地听取群众意见,接受媒体监督,争取舆论支持,与班子成员及同事们一起,以务实精神推进教育改革。
  今年7月,谭仁杰率领市教育局11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到本报举办《谭仁杰信箱》接待日,面对面接受群众咨询。当时正值中考招录,社会关注度极高。在决定接待日时,教育局领导班子开了两次会,最终决定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公开接受咨询。
  谭仁杰说:“群众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希望听到政府的声音,需要雪中送炭式的帮助,需要一个说话和"出气"的地方。事实证明,《信箱》的设立在加强行政能力、宣传政策法规和稳定社会舆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育不仅要为武汉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更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作为教育部门,要面向社会建立多元化的沟通体系,长效的沟通机制。回顾《信箱》开设两年来的工作,谭仁杰忘不了市民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热情,更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他说:“一个人可以忍住一天不看病,一个家庭可以忍住一个月不吃肉,但这个人、这个家庭绝不会允许他的孩子一天不上学。这就是民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能脱离民情。因此,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民心工程办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记者陆阳刘晓星
  《谭仁杰信箱》个案回放――
  “六一”成为无作业日
  2004年5月,崇仁路小学一名小学生向市教育局局长谭仁杰写信,认为目前小学生负担已经够重的了,能不能在儿童节这一天不做作业,一心一意玩一天?5月31日,“谭仁杰信箱”刊出《六年级小学生致信教育局长提议:让儿童节成为无作业日》一文。
  回复:市教育局对此非常重视,调研后当即宣布,“六一”儿童节为小学生“无作业日”,在儿童节这天,学校不要给小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孩子也有权拒绝来自各方的书面作业;同时,学校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当代学生特点,在“六一”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反思: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一天的时间太短,但每一次尝识都是意识的前进。
  获奖不与升学挂钩
  2004年3月,一小学生家长来信表示,带着孩子轮番参加各种比赛,有次一天考了三场,为的就是为小升初多争一分筹码?《一小学生家长致信“谭仁杰信箱”倒苦水:我一天带伢考了三场》刊登于当月。
  回复:市教育局不久后在本报公示了一批竞赛项目名单,只有经教育局审批,取得合法身份,才可在社会上组织竞赛,每一学科原则上只有一类竞赛,竞赛成绩均不与升学挂钩。
  反思:说到减负,不仅从减作业开始,更从改观念开始,素质教育永远不是筹码。
  教师工资怎能拖欠
  武汉新洲区一名教师来信反映: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投保,而且非投不可。近几年来该校每位教师每年被扣缴100元,上级说是用以购买保险,但谁也没有见过保险单。当有教师生病住院时,也不能顺利理赔。更严重的是,他们有一个半月的工资被拖欠两年之久。
  回复:新洲区教育局经查实后答复:教师投保应属自愿。该地区教师住院医疗费、药费无着落,因此动员教师投保。目前720名教师中有620名投保。
  关于拖欠工资的问题,该街区拖欠教师一个半月工资共123万元,如今街区已经和教师签署了还款协议书。
  反思:关注教师利益,关注教师健康,无疑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9 10:41 , Processed in 0.07684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