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0|回复: 0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鞋子对对碰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12: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动目标:
  1.感受在活动中有趣和快乐。
  2.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1.请幼儿初步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幼儿分散收拾。
  评析: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
  ,能自然而然的导入活动。在这环节中,有很多小朋友对一些外型特别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确配对,而对一些颜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错了。
  二.幼儿讨论
  1.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
  要放一起。
  评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
  方式会使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游戏:对对乐。
  1.幼儿每人手中拿一只鞋,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
  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
  2.与其他小朋友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评析: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游戏,让幼
  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和成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快乐的情绪中,连平时常拿错鞋子的几个小朋友也配对成功。
  四.依据配对的方法,幼儿再次收拾鞋子
  1.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可进行分组)
  2.师生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评析:这一环节与第一环节首尾呼应,又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了难度,
  通过师生共同检查鞋子的配对情况,再一次帮助个别幼儿对配对有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孩子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认识。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单只鞋的图片,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巩固按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活动反思:
  1.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教育。
  本活动的设计以“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经验,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配错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对对碰》这一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来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
  2.让幼儿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22:09 , Processed in 0.07770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