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9|回复: 1

[教育策划] 教师的组织策略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11: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经常会说幼儿是一个能动的个体,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育也必须成为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一个活动过程。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鼓励者该如何做呢?教师在组织活动中如何把握组织策略的尺度呢?
  一、鼓励幼儿进行探究
  幼儿经常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动机和愿望,有时不仅不被教师所接纳、重视和鼓励,反而被误解成错误的行为而加于指导。当幼儿的探究行为与其他幼儿不同或与教师的预想或喜好不同时,教师的反应经常会劝其放弃或让其从事与同伴相同的活动。教师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造成幼儿的紧张,使幼儿无从适从,幼儿会表现为不敢表明自己的观点和发现、甚至放弃自己的探索活动而去迎合老师的想法,长此以往幼儿就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所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发现和解释
  幼儿的做法、观点、兴趣常常和老师不同,老师的接纳和尊重可以使幼儿有一种安全感。俗话说“童言无忌”,意思就是幼儿是最诚实、最尊重客观现实的,所以,教师要尊重并努力寻求幼儿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究。例如,一盒新积木拿出来,有的幼儿马上着手搭房子,而有的幼儿却在玩分类的游戏,这时教师就应尊重两个幼儿的活动方式,支持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尝试。
  2.让每个幼儿有成功的体验
  无论幼儿的想法对或错,教师都要真诚地接纳和认可,鼓励幼儿轮流表达他们的看法,不把教师的想法在幼儿没有相关经验时强加给孩子,尤其是那些表面上看似失败的幼儿,教师更要给予支持和鼓励,给予每一个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并挖掘出每个幼儿探索活动的价值,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例如,有一次手工活动制作菊花,我把做好的范例放在柜上让幼儿欣赏,然后让幼儿去动手,四个孩子中有三个都做成长条罗卜丝花瓣状的,唯独萧萧做的是长圆形状的花瓣,在评价时,大家却认同他的做法,有的孩子还说下次做像馒头一样花形的菊花。
  3.允许幼儿出错,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
  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老师应认识到错误代表幼儿当前的认识水平,是合理的。在这种看似错误的基础上,期待下一次的进步。特别是有些幼儿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事物,有不客观的一面,那是因为他们经验还不够丰富、概括还不全面,教师要寻求幼儿真正的动机,不急于制止、批评幼儿、耐心地倾听和观察,有时还要从幼儿的方式操作物体,才能真正地了解幼儿的意图,和幼儿取得同步。例如,在刚开始的医院组中,孩子们经常为肚子痛的“病人”打针,而且打在肚子上,为头痛的孩子把针打在头上,通过家访,让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去医院时多观察,看电视时多观察,渐渐地,这种现象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806
发表于 2016-8-6 11: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引发幼儿进行探究
  幼儿作为一个学习者,材料即是引发他们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实现认识周围世界的桥梁。对于教师来说,材料的提供和获得一定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具备以下特征:
  1.材料的多样性
  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材料时首先考虑的条件是充足,特别在科学角等一些探索性强的区域,有时教师提供的材料的观赏价值超过实用价值,有时幼儿对材料的“损害”而遭到教师的指责和批评,有时几个幼儿共同操作一个或少数的材料而发生的争执,这些都严重损害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从而剥夺他们探究的好机会。
  2.材料的可选性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选择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条件。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做什么,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有时幼儿在选择材料的同时可以对材料进行新的组合,这样有助于幼儿慢慢形成支配材料的一种思想方式。例如,在串管子的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有的剪出长短不一的进行按长短串成项链,有的剪长短相同但取颜色不同的管子串成手链,有的没有目的地串,串成后介绍为“彩虹项链”。
  3.材料的不断扩展性
  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要不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而扩展和增加。教师要有观察幼儿活动的敏感性,及时更改或增加材料以促进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例如,在装饰水果,蔬菜娃娃的活动中,第一次让幼儿用一种蔬菜或水果,第二次投放各种材料,幼儿可选择多种水果和蔬菜进行组合,这样一来作品就丰富了,有的孩子用黄瓜作毛毛虫的身体,再选花生壳作触角,用牙签连接黄瓜和黄豆作虫子的脚……个个生动有趣。
  三、支持幼儿进行探究
  1.内容的兴趣性
  兴趣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动机,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得好、学得快。兴趣还能使幼儿敢于冒险,并使活动维持时间更长,因此,教师应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让它成为教育的内容。例如,汽车是许多男孩子喜欢的玩具,把汽车作为教育的活动内容,可搭汽车,制作汽车,装饰汽车,画汽车等,幼儿百玩不厌。
  2.支持幼儿的想法及做法
  幼儿的活动总在教师的指挥下运转,听教师的解释,看教师让看的东西,回答教师认为幼儿应该知道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是束缚了幼儿的手脚,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应该是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幼儿产生疑问——教师支持和鼓励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解释——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尝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幼儿通过操作获得真实、直接的体验——引导幼儿进行记录获得的知识或经验——引导幼儿与事先的猜想相比较得出一个结论或形成一种解释。
  总之,幼儿的探究活动是幼儿猜想、尝试和发现的过程,幼儿教师应成为活动的引发者、支持者、引导者。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着想,在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上、在教育组织的策略上都要进行根本性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8 05:37 , Processed in 0.07177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