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回复: 1

[教育策划] 谈我园教师组织幼儿各类活动的行为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11: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学习贯彻《纲要》、《课程指南》精神,深化二期课改,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园教师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和新教材的使用,专业化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下面谈谈教师在组织各类活动中的具体行为与表现:
  (一)在生活活动中注重日常养成
  教师普遍能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与环境,立足于幼儿自理能力和文明习惯的培养,重视在培养过程中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重视在集体生活中帮助幼儿提升适应共同生活的能力。生活活动主要是一种养成性的教育,幼儿的能力和习惯的形成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因此教师们都能注重环境的创设和具体明了的日常指导与练习。感觉还存在不足的是教师已经意识到要对幼儿进行共同生活中交往、礼仪、规则、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认识与培养,比如:大班组织幼儿集体做客、中班“三八”节走进社区送花、园内的大型安全宣传画展“远离危险------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等等,虽然教师们已经认真地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开展得比较琐碎、零星,有序性不够。
  (二)在运动中尊重幼儿兴趣
  在运动环节,教师们主要通过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提供丰富的辅助材料和器械,让幼儿在自由、充分地与材料、器械、场地和老师、伙伴的互动过程中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开放性的运动环境,满足了幼儿的不同兴趣,也自然地提供了混龄活动的条件;各种新颖的器械和教师们自制的美观实用的材料,更是吸引幼儿尽情运动的润滑剂。户外活动的形式是宽松、愉快的,但教师们还感到把握不好的是对不同层次幼儿运动量的控制和调整。
  (三)在学习活动中呈现多种组织形式
  1、集体教学活动
  教师们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整合幼儿个体习得的知识经验,解决班级共性问题,提升经验。教师们对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相当的重视,从实践交流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我们能感觉到学习了二期课改精神后,教师们的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明显地提高了。首先,教师们在选材时都能从幼儿的兴趣和热点出发;其次,在内容的组织上已经基本走出了传统单科教学的模式,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综合的思路设计和安排学习活动;再次,在活动中,开始重视幼儿的直接体验,重视活动过程对幼儿发展的意义,能鼓励和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探索,表达和表现。在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能力强的教师已经能将上述先进的理念落实到每日活动中,成为一种稳定的教育行为。中等层次的教师已经具有较强的教育意识,设计活动的能力要强于组织能力,对组织活动过程中对即时生成的内容回应的策略还不够灵活,还需在日常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少数能力偏差的教师,还是比较关注教师预设的内容,对活动过程中即时生成的内容不能给予适度的回应,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幼儿指导策略还不够,灵活性较差。
  2、小组合作学习
  这是一种在中、大班开展较多的学习方式,让幼儿探索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分工协作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初步的合作规则意识。在活动中,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幼儿共同学习,支持、协助幼儿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常常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出现,但探索性主题活动是全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呈现的。从各班探索性主题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产生的主题比较广泛,方法更多样,程序渐渐走出模式化,幼儿的表达表现更具创造性;从开展的过程来看,大班的质量要好于中班和小班。原因其一是因为大班幼儿年龄大、知识经验丰富、合作意识强、好探索、喜创造、表现表达方式多样,因此主题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原因之二是因为大班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获得启示,通过教师预设活动和幼儿生成活动的整合、活动形式和方法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整合使探索性主题活动开展得更为成熟,真正地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机会。
  3、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在我园主要以学习性区角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个体化经验。由教师提供有目的、丰富、不同层次和富含趣味的操作材料适应幼儿个体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区角材料的自制是我园几年来的风格,提供材料是开展个别化学习的前提。在活动开展中,教师普遍能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能观察、了解幼儿个体经验水平,用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空间,鼓励和支持幼儿与众不同的探索、创造和表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74
发表于 2016-8-6 12: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在游戏活动中支持幼儿游戏行为
  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因此游戏活动这个环节,是我们研讨的重点。我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学习如何把握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在尊重和支持中引导幼儿的发展。
  通过学习,在实践中教师们普遍学会了:
  1、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
  在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方面,教师一改以往按固定主题定场地的做法,只创设游戏的空间和游戏材料仓库。让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制定主题,然后按自定的主题去建设这个小小的空间,按需去取游戏材料。这样,幼儿就拥有了真正的游戏空间,也拥有了驾驭游戏材料的自由。
  2、尊重游戏意愿,支持游戏行为
  在游戏的引导中,教师改变了以往导演的角色形象,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观察。通过倾听,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和进展,把握合适的介入时机,对幼儿的游戏行为给予支持,引导游戏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观察,看到幼儿的游戏行为与发展的关系,分析幼儿,反思教育行为。从教师们的游戏观察记录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字里行间透露出教师们欣赏、宽容的心态和对幼儿客观的研究态度。通过观察记录,教师们更进一步了解了个体幼儿和群体幼儿的发展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3、组织游戏讨论,分享游戏快乐
  游戏是幼儿个体经验的反映,而游戏结束后的分享与讨论则是一种相互交流、相互比较、相互启发的社会学习过程。游戏过程中充满着教育的契机,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和捕捉这些信息,因为这些信息都是分享、讨论的良好素材。通过学习,大部分教师都能较好的把握分享、讨论的点,让幼儿分享游戏的快乐、寻求问题的解答,使个体经验成为群体经验,更使必要的经验通过讨论得以提升。但还有少数教师存在面面俱到和模式化的现象,没有实现交流活动应有的价值。
  针对教师组织游戏分享讨论的困惑,我们又将游戏的分享讨论作为重点开展研讨。我们认为,要提高分享讨论的质量,单就事论事谈这一环节是不够的,应对游戏的所有环节有总体的认识。所以我们对《游戏活动》一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学习,对幼儿游戏的行为、游戏的观察、游戏的观察、教师的介入和分享讨论的案例等章节都进行了重点学习。通过学习,特别是参与了各个案例的剖析,教师普遍对游戏环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在游戏环节中除了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外,教师还应有适时的指导。而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在把握介入的时机、适时介入和组织交流分享中体现的。因此,在学习的同时,要求教师开展实践,将每一次的分享讨论内容记录下来,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借鉴。通过一次次的交流,教师们在组织游戏中观察的面广了,讲评中选取的点也多了,有分享游戏快乐的,有开展问题讨论的,有提升经验的,有规范社会行为的等等;分享讨论的形式,也避免以教师讲为主,而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成为分享活动的主人,大大提高了交流活动的实效。
  教育是相通的,游戏活动各环节的把握也给教师组织其它类型的活动以启示,如学习活动中的倾听和回应,区角
  活动中的观察和讲评等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设计活动的能力要强于组织能力,对组织活动过程中对即时生成的内容回应的策略还不够灵活,少数能力偏差的教师,还是比较关注教师预设的教案,因此下阶段我们将组织教师写教育案例,通过活动后的教育行为反思来促进组织能力的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19 04:03 , Processed in 0.08304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