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回复: 1

[教育策划] 教师机智与幼儿园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11: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问题提出
  在幼儿园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常常遇到个别孩子说些难以理解的话,做些出乎成年人意料的事,一时语塞,尴尬莫名,给课堂教学带来影响,甚至于中断了教学去处理。即使备课很充分,也无法事先估计,所以事到临头,不知所措。事后冷静想想要是处理得当就会减少了负面影响,如果机智,还可能成为一个教育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化负面影响为正面教育。
  二、案例分析
  1、生活活动:教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了大、中、小号三套衣服,给孩子的要求是选择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衣服。教师真正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比较大小。可一个孩子选中了一套小号的衣服,衣服是捉襟见肘,可他却一口咬定这件衣服穿得刚刚好。
  幼:“这件衣服是我喜欢的,你看这上面有跳跳虎,它在打篮球,很漂亮的,我很想要的。”
  师:“如果让妈妈买衣服,你也买这件吗?”
  幼:(很认真地点点头)“就要这件了。”
  师:“大小刚刚好吗?”
  幼:“刚刚好。他*的衣服也有很短的。”
  师:“哦,浩浩认为有跳跳虎的衣服是最适合自己的衣服,对吗?”
  幼:“对的。”
  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根本矛盾是教师和学生的矛盾,或者说是课程和儿童的矛盾,也就是教师的意图和任务,同儿童的心理、经验、状态等等之间的对立冲突,这种对立在严重的情况下常常是敌对的,在一般的情况下也是相互斗争着的。在这个活动中,孩子对衣服的评价标准脱离了教师预设的框架,他的兴趣集中到了衣服的装饰之上。教师试图拉回来,可却没有成功,最后只好跟着孩子走了。
  一个寓意深刻的教学比喻说,为了来学校学习新知识,学生需要跨过一些障碍(比如说,一条街)才能来到老师的身边(学校)。但是,一个接近孩子体验的老师可能会意识不到这个学生仍在试图“从街道的另一边”来理解事物。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期望学生能走到老师身边来。
  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位教师的“冷”处理方式,因为她给孩子的要求是选择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衣服,孩子的偏离并不代表他不理解大小(“他*的衣服也有很短的”),所以不需要给他强行灌输成人的标准,承认孩子自己的标准也反映了教师对孩子的尊重。
  2、语言活动:教师给小朋友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师:过了几天小蝌蚪的身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长出了两条腿。
  师:对,在大脑袋和长尾巴之间长出了两条后腿。有了两条濮水的后腿小蝌蚪游得更快了。它急于找到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游哇游,这时它看见了谁?
幼:鲤鱼妈妈。
  师:小蝌蚪是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是怎么说的?我请几对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表演完毕)
  师:通过分角色扮演,大家知道青蛙的外形特点了吗?
  幼: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朋友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幼:要是鲤鱼把它给吃了怎么办?
  师:……(略作思考)
  “小蝌蚪这么可爱,你喜欢吗?”
  幼:“喜欢”
  师:“鲤鱼妈妈爱都爱不过来了,肯定不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刚才她还告诉小蝌蚪她妈妈长得怎么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38
发表于 2016-8-6 11: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振韶(2002年)的调查表明,教师关于学生提问行为的分类共有4种方式,其中两分法分为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和无思考价值的提问,五分法分为(1)深入思考,整体把握(2)有一定深入,局部钻研(3)火花迸发(4)不假思索,随意发问(5)不提问。学生提问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反应相关,而教师的反应基于教师对问题本身的价值判断,教师能否把这个问题放到儿童的整个发展中去衡量它是否有意义——正如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强调的,“把教材作为在(儿童)全部的和生长的经验中相关的因素来考虑”一样,教师需要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如果判断有价值,则可以把这个提问作为生成课程的引子;如果认为没有价值(至少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则不予强化,不必要因此转移本课的重心,可以让孩子与你个别交流。但是不宜回避,教师的态度必须明朗。
上例中的“鲤鱼吃了小蝌蚪怎么办”不能简单地归之为“不假思索,随意发问”中,它介于五分法的(2)和(3)之间。幼儿游离了故事本身和儿童注意容易分散有关系,联系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执教老师可能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引导幼儿关注“找妈妈”这条线,在升华母子之间的情感方面有所欠缺。如在活动导入时,让幼儿回忆和妈妈外出走失的情景,由此产生的情感就能产生比较集中的关注点。
  3、数学活动:老师讲完“2”和“3”后,就举例说:“君君有2个苹果,方方有3个苹果,你们说君君和方方谁的苹果多?”小朋友争着回答说方方比君君多。我接着说:“小朋友说得对,3个比2个多”这时,一个叫兰兰(系化名)的孩子忽然站起来说:“老师说得不对。我家三叔叫二叔哥哥,那不明明2比3大吗)”“对呀,2比3大。”“不对,3就是比2大”“不,哥哥比弟弟大”大家各不相让,争了起来,教师一时慌了手脚,班上顿时乱作一团。
  教学中的偶然事件,许多都会冒出“智慧的火花”,这正是极好的教育契机。“3大还是2大”的问题,兰兰的发现,涉及到数的大小和数序的概念,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机会。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表扬兰兰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的举动,鼓励大家向她学习,然后再因势利导,启发大家搞清楚数量多少和比较数序的区别,这样这节课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相反,如果认为兰兰在找岔子逞能,那就有可能挫伤她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甚至会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
  三、反思——什么样的教师是机智的?
  所谓教师机智,即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力、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它往往是在异乎寻常的情境下,或者是在旧情境向新情境的突然转换或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之际,教师或是能灵活应变,逆向对转;或是能因势利导,巧妙处理。教师机智以深厚的师爱作为前提,以高水平的智力与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完善结合作为基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保证。
  机智包含这样一种敏感性,知道什么该顺其自然、什么该保持沉默,这时,机智就表现为克制,能够沉着平静的等待,不要急于把自己的评价标准强加给孩子,而是对孩子的想法、体验保持开放性的理解,这意味着努力避免用一个标准的和传统的方式来处理情况。正如案例1中,孩子是从衣服的装饰是否合乎心意的角度来判断其是否适合自己,他注意到成人的衣服中也有短的,诸如中袖衫、露脐装等等,只是款式问题。这恰恰说明该幼儿在生活中对服装观察比较仔细,而并不代表他没有大小概念。所以教师对孩子的经历保持开放和尊重,并不去干预。
  机智应当是把受教育者看作主体,而不是看作客体,表现为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性。一个机智的教育者认识到要“跨过街道走过来”的不是孩子,而是老师。老师必须站在孩子身边,揣测他们的心理,帮助孩子认识要跨过去的地方,为孩子寻找有效的方式,使其顺利地走到另一边来,这就是引入。所以例2中,教师的回应也不失高棋一着。
  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善于调控现场气氛,抓住教育的契机。这对教师所具有的经验和知识有较高的要求,而这正是第3个案例中的教师所缺乏的。当人们想制止躁动的时候,往往习惯提高嗓门。但是,一个机智的老师明白运用语调、眼神、动作的变化的微妙效果,它传达出来的失望、伤心感、劝告等很能引起幼儿的共鸣,使他们都很快安静下来倾听老师。同时,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一旦找到连结点,往往能够拓展教学内容,使幼儿掌握的知识更加明确或使探索更加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15:11 , Processed in 0.07558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