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儿童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1|回复: 1

[综合类] 试论美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11: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审美素质教育,通常简称“幼儿审美教育”或“幼儿美育”,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而审美素质则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织部分。人生早期阶段适时的审美教育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能磨练人性。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受到美的教育,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郫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徙”。①这段话道出了培养幼儿审美素质的重要意义。然而,在我们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中,美育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表现为有的老师对美育任务的认识片面狭隘,把美育等同于音乐与美术教育;有的对美育价值定位浅表与错位,把美育作为实施体、智、德教育的辅助手段;有的对美育功能认识不足,忽视美育的携带性、动力性、渗透性功能在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致使美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没有有独立的地位;有的已经自发地进行美育,但这缺乏稳定性、系统性,其效果大大受到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幼儿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幼儿园美育的目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幼儿园教育中正确运用美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幼儿园美育的目的、地位和作用
  (一)幼儿园美育的目的
  美育是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美育,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就美育本身来说,其直接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幼儿美的欣赏水平。美的欣赏指人以自然景色、社会现象(人及其活动)和二者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的正确认识、评价、并体验到愉快或不愉快的过程。在幼儿园“音乐”和“美术”的教育内容与要求中,都把“欣赏”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小班的音乐,规定“欣赏”五、六首歌曲,培养幼儿喜欢听歌曲和器乐曲。但据我所知,在一般幼儿园的美育中,对欣赏这个环节还不够重视,甚至忽视。这是当前美育中的一个缺点,应该予以克服。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美的欣赏能力比美的创造能力还要重要。我们很难指望每个孩子都能唱得好,画得好,或将来在音乐、美术方面有大的成就;但所有孩子对于“美”的事物都应该有一定的欣赏水平,或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爱美虽是人的天性,但对美的欣赏能力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幼儿的欣赏能力还必须靠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来培养。美术课在幼儿动手画画,或做手工之前,可以指导孩子欣赏一些有一定水平的绘画、雕塑等手工艺制品。或好看的花、草、果之类的东西。在音乐教学中也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欣赏,放一些孩子喜欢的名歌、名曲,或教师弹奏、范唱一些歌曲让他们聆听等。此外,在户外、参观、旅游和与孩子们一块散步时,老师也要随时随地指导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
  2、培养幼儿美的创造能力。美的欣赏是心理或精神活动;美的创造则是身体和活动,更多的是手的操作。美的创造有不同的水平或层次,大师们的绘画、雕塑、作曲、演奏和舞蹈等等固然是美的创造,幼儿画画、手工、唱歌、舞蹈等有时也具有美的创造苗头或成分;少数画得好,唱得好和跳(舞)得好的孩子,更可以说他们已表现出了明显的美的创造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美的创造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同美的欣赏一样,美的创造能力也不是天生的,主要是教育的结果――教师在有关活动中具体指导的结果。对于幼儿美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可要求过高,只要孩子有所进步就行了。要求每个孩子都成小小的美术家、音乐家或舞蹈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现在有些家长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强迫孩子学琴、学画是不对的。有些幼儿园开办图画班、音乐班和舞蹈班等,不经有关的测试就让某些孩子加吃“小灶”,也值得商榷。因为这些孩子若没有相应的禀赋(特殊才能),也难指望其在这些方面有大的成就。这样,就不如把孩子的精力和时间引导到更需要的活动上。
  美的欣赏和创造是相辅相成的。欣赏是创造的前提或基础;创造又反过来提高欣赏的水平。所以,幼儿园的美育应兼顾欣赏与创造,不可偏废。除对少数确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外,重点可以放在欣赏方面,因为美的欣赏更具有普遍和现实意义。
  (二)幼儿园美育的地位和作用
  1、塑造幼儿的审美意识。美育以培育审美的人为直接目的,它通过向受教者传授审美文化,进行审美实践,来塑造其审美意识,使其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掌握美的规律,从而能够正确而充分地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4岁至5岁的幼儿,是形成健康独立的审美意识的关键时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利用随机教育的方法,抓住大自然、生活中的美好的东西来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和行为的向往,在这种向往的推动下,幼儿会不知不觉地对审美活动中的情境进行模仿,先虽是被动的表面的,但天长日久,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了他们的审美意识。
  2、塑造幼儿完美的人格。达尔文曾说过,“欲使自己的智力和道德得到健康的发展和保持,必须从儿童时代开始重视美育的训练。审美教育并不是某种艺术教育的代名词,它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艺术作品是人类审美意识最高、最集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比其它形式更多的感染力,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受到作品的美,心胸会更开阔,情感更高尚,感性更丰富,灵魂更沌洁,生活更加充实和愉快,充满信心与勇气。美育所造就的是对外部世界的整体反映能力,它实现了心灵的沟通和超越。美育是心灵的活动,心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它可以自由驰骋,可以把握眼前和未来、有限与无限、理智与感情、物质与精神。美育具有开拓和丰富心灵,鼓励人去追求美,这正是他塑造完美人格的实质。
  3、美育对其他各育都有重要的帮助作用。美育以自己的特征和优势,对其他各育都有重要的帮助作用。美育有形象性、动情性和愉悦性。这使它能给感官以丰富的满足,激发幼儿各种兴趣,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教育活动比较容易进行。同时,由于美表现着真,蕴含着善,美表征着人在追求真和实现善的意志和能力。这些,无论对于传授知识、扩展视野、启发道德观念、开阔心胸、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促进幼儿身体健康,都有积极的作用。充分利用美育的帮助,体、智、德各育才能更好地完成其教育任务。即使在社会的教育中,美育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幼儿的品德行为愈来愈需要美育潜移默化的帮助,以增强其吸引力和渗透力。
  二、美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一)幼儿园美育目标的构建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是对教育结果的期望,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幼儿园实施美育心须构建科学的美育目标。在建构幼儿园美育目标时,必须遵循目标的全面性原则、目标的合性原则、目标的具体化原则。
  1、全面性原则。目标的全面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美育目标的内容必须全面反映未来社会与幼儿发展的需要。从社会的需要来看,社会需要全发展的人,正如彼得森③所说:在目前与未来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是情感、智慧、个性等方面成熟的人。从幼儿发展的需要看,幼儿是一个具体生理的、智力的、情感的等多种需要的个体,幼儿个体的发展应包括身体、心理以及心理以外的行为表现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幼儿园美育目标的制定必须体现幼儿期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既注重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有利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行为,发智力,增强体质,强调整体育人。同时,幼儿园美育目标还必须注重面向全体幼儿。有效地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是面向全体思想的核心。幼儿园美育目标,一方面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水平,提出幼儿全面发展的最基础、最必须、最适宜的目标,体现共性要求;另一方面考虑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在目标达成度、达成时间以及达成方式等方面留有余地,体现个性特点。这样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2、整合性原则。目标的整合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美育目标结构体系必须依据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方式特点,加强各目标要素的有机联系,使之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合结构体系。幼儿园美育目标体系强调两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一是幼儿身心发展各阶段目标要素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横向相关关系;二是幼儿身心发展各阶段间目标要素的纵向连续与递进关系。
  3、具体化原则。目标的具体化原则是指幼儿园美育目标应根据幼儿园教育任务和幼儿发展特点,对各目标要素作出具体的行为与内容上的界定。目标的具体化是可操作、可测评的基本保证。要求一是对目标内涵作出有价值的、可触可感的行为与内容的界定;二是指目标表述形式应做到条目清晰、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者理解、把握和记忆。
  (二)幼儿园美育内容的选择
  美育内容是美育课程内部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实现美育目标的中介与载体,美育内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美育目标的达成。在幼儿园美育目标建立后,必须认真地选择能有效过成的美育内容。在选择美育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目标性。美育内容的选择必须以目标为核心,围绕目标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凡是目标所涉及的范围与目标所要求的深度,都必须有相应的教育内容作保障,每项目标都有相应的一项或几项特定的内容。同时,还就注意挖掘各项内容潜力,使一项内容尽可能多地指向各项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如:“笑口常开”这项内容同时指向能感知人物面部表情特征,有注意体验自己情绪、保持活泼愉快情绪及观察别人情绪的意识,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等多项目标。
  2、广泛性。美育目标具有的全面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与目标相应的“各种美的事物”构成了指向美育目标的美育内容,幼儿园美育内容应不限于原有的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它所有的内容要素应尽可能是全面完整的。因此,我们要依据幼儿认知特点与发展规律,广泛地选择幼儿能理解的,周围生活中能感知到的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如:自然界异彩纷呈的境界形成令人神往的自然美;社会生活现象中的多姿多彩及人们的劳动、劳动成果、社会风尚展示的美;人际关系的和谐美;丰富多彩的艺术美等等。美育内容的广泛性还应注重各方面教育内容之间的恰当比例,克服内容单一、内容偏废、内容片面的倾向,使各方面教育内容趋于协调、平衡,有机结合。
  3、时代性。传统的东西经过了历史的选择具有比较明确稳定的价值,而时代性能适应趋新求异的心理,有助于激活幼儿创新的精神,使审美更具有活力。因此,在选择美育内容时,既要大量吸收我国民间文化及世界文化瑰宝,以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民族音乐、舞蹈、文学作品、世界著名的艺术作品等作为教育内容;又要补充那些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如:先进现代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照明用具、交通工具等内容。还要充实那些现代人必备的素质的教育内容,如人际交往、美感性格、成长意识、任务意识、科学的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使美育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
  4、精练性。即所选择的美育内容应是最具有目标价值的、最经典的、最能代表某类教育内容本质特征的。如达成“能体验文学作品意境美”的活动目标,可以选择“散文”为实现目标的载体。散文最典型、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意境,这一特征,使散文具有实现“意境”目标的积极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64
发表于 2016-8-6 12: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幼儿园美育环境的优化
  “校园环境是个广泛的情感场,其情感效应是经常起作用的强烈的潜移默化的美育”。④幼儿知识贫乏,自我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情绪性强,易受外界干扰,其发展快、可塑性大,辨别能力差,加之学习的无意性强,模仿能力显著,所以环境直接影响幼儿发展。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能给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动手、表现条件,能促进幼儿个性的社会化,能陶冶性情,发展潜能,更能促进幼儿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
  1、创设美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物质环境指有形有色的园舍布局、各种设施设备。它是由幼儿园建筑样式、活动场地、走道楼梯、花园草坪、室内外等社会空间环境构成的系统。幼儿园物质环境是人化的物,它凝结着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凝聚着开发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要素。它是幼儿在园看、玩最多的地方,最能引起幼儿的反应,这种开放的环境蕴含大量的美感信息,幼儿最能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发展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1)校园环境的美化。幼儿园园所风格、规模、新旧等不同给幼儿以不同影响。幼儿身处某种建筑环境之中,耳濡目染,必然在幼儿心灵上打上该环境的烙印,如宏伟的建筑给幼儿以高大、雄壮感,激发幼儿的自豪感、优越感。因此,幼儿园园舍规划应以整体美为前提,无论是作为主体建筑的教育活动楼,还是幼儿活动的操场;大型玩具的摆设;充分发挥它的整体性,高低错落,疏密相间,使人感到幼儿园处于相互辉映的动静交替美感中。
  (2)活动室环境的特色化。活动室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地,其创设应重点体现特色化和主题化。因此,教师应从教室的桌椅摆放到墙上的装饰以及设置区角都要统一规划,全局考虑,从墙饰上的教育内容到角落的材料都应精心设计,做到色彩搭配合理、协调,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阶段性教育目标和本班兴趣活动特色,使美育目标融会其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审美知识,发展审美能力。
  2、创设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精神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和园风、学风。现代心理学表明:情绪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作用,愉快的情绪能激活认知,消沉的情绪则抑制认识活动。而情绪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尤其是幼儿的情绪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以人际关系形成的园精神环境的情感场效应更直接、更强烈地影幼儿情绪。
  (1)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美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幼儿园从园长到教师、员工、家长都是情感源,同时又是情感受体。情感源之间互相尊重、信任、关心,能使幼儿园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每位教职工即情感受体如沐春风,工作干劲十足,全身心投入工作;教师关心、爱护每位幼儿尊重需要和权力,幼儿幼小的心灵会感受爱的沐浴,从小萌发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美好情感。
  (2)良好的园风、学风。园风是幼儿园风气,学风指幼儿园学习风气,园风和学风既是幼儿园的理性精华,又是幼儿园的情感升华,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园风直接影响学风,好的园风能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好的学风对幼儿起着陶情润智、启思导行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从自然性走向社会的过程。幼儿的行为规范要经历从自律到他律过程。幼儿从自律走向他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甚至在整个幼儿时期根本无法完成。但对于自律开始的幼儿期,若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化的发展,就必须对他们从小施加规范化的生活内涵。使他们在能够接受的规范了的环境中,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品质,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播撒遵守幼儿行为规范的种子,对其将来的成长大有益处。
  (四)幼儿审美个性的培养
  审美个性,是人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理想人格,反映的是个体对审美对象的倾向和行为方式。审美个性是以现实个性为基础,是现实个性的升华,它以其独特性和稳定性体现着人的艺术风格,是审美心理结构的核心,是个性发展和完善化的主要表现,是未来人的基本素质。审美活动能促进审美个性形成。
  1、用美的事物,培养幼儿审美兴趣。审美兴趣是幼儿在审美活动中的动力源泉,是审美行为的先导。有了审美兴趣,幼儿就会以高涨的情绪去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创造,并在活动中保持审美兴趣。并在审美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感受、体验,达到身心愉悦,精神爽快。
  2、提供机会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性格。审美性格是审美个性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培养活泼开朗、自信心强、善于交往、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心理健康的幼儿。因此,教师要尽量提供机会和条件,让每一个幼儿尝试成功的喜悦,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性格的重要途径。在各项美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层的幼儿的需要,给幼儿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凡是幼儿可能做的事情,尽量鼓励幼儿自己去做。教师随时关注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获得成功,每个幼儿都感到自己是能干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审美活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影响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能力,即主体发现、感受、欣赏和评价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审美价值所必需的心理能力。每个人都能欣赏美,但所获得的审美享受是不一样的,不仅有程度和水平差异,还有性质差别,这与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紧密关系,反映出审美能力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应面向全体,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如:让幼儿欣赏优美的歌曲,让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让幼儿在欢乐的音乐中舞蹈、游戏等等,使幼儿心理获得满足,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
  (五)幼儿审美心理的构建
  提高幼儿审美素质的核心是构建和发展幼儿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是由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意志结构整合而成的,它包含审美的感知、审美的情感、审美的理解、审美创造等心理结构的形成,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蕴含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审美因素,经常为幼儿提供审美的探究和刺激。
  1、以明丽、和谐的色彩美感染幼儿
  色彩能给幼儿的情绪和情感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色彩的物理现象作用于人的生理反应,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觉。结合幼儿特点,在布置环境时可采用绿色和粉红色作为整个活动室的色彩基调。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幼儿既感到清新悦目,又感到温暖安全。
  2、以优美的音乐熏陶幼儿
  音乐是艺术美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幼儿最喜爱、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美的形式之一。因此,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应有意播放欢快活泼、舒缓等不同性质的幼儿歌曲以及优美动听的世界名曲。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感受音乐美的机会,尤其是接触中外名曲的机会,使幼儿能从小受到音乐精品的潜移默化。
  3、以丰富多彩的艺术美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典型和集中,它能震撼人的心灵,激发人的灵感,并促进幼儿审美心理结构中量的积累和沉淀艺术点,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美的形式。因此,教师应多引导幼儿参与艺术活动,如绘画、泥塑、剪贴、表演等等,还可以在布置环境时,有意识地让幼儿参与,使幼儿创造的美与教师创造的美融为一体,较好地实现培养幼儿创造美的能力目标。如:教师可在主题墙下方留出一片空白,让幼儿自己设计,自己装饰,充分发挥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4、带幼儿走进大自然,让大自然的美陶冶幼儿心灵
  大自然中有许多取之不尽的教育素材,应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美来激发幼儿审美情感。平时可带幼儿观察幼儿园内四季花草、树木、鱼儿、鸟儿。春天,带幼儿到郊外,欣赏春给大自然所带来的不同变化,引起他们对大自然美好无限的遐想,用言语和图画表达他们内心对美丽春天的感受;秋天带孩子观看在瑟瑟秋风中飘舞的叶子,让他们拾几片落叶、几朵花瓣,扯几根小草,用剪刀、胶水随意拼出各种姿态的动植物形态,布置在墙上。也许他们摆出的动款物造型并不逼真,但我们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创造美的机会,以及爱生活、爱大自然的情感。
  5、创造机会,让幼儿感受社会的美
  社会生活的美是幼儿审美教育的大课堂,教师应组织幼儿在园内参观老师备课和制作教具、厨房叔叔做饭、医务室医生看病、警察叔叔指挥交通、清洁工人打扫街道等,从而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爱清洁,讲卫生,尊重劳动者以及他人的劳动等良好的品质。
  综上所述,美育是情感教育。它把尊重儿童个性、情感放在首位,鼓励儿童积极创造,使其在自由、解放、愉悦的心境中,发展自己的个性,满足自己的审美情感需求,提高自己作为人的素质。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实施美育时,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并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幼儿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体、智、德、美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参考文献:
  1、曾永成、董志强:《美学原理教程》,电子科大出版社2000年版
  2、王茹燕:《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载《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3、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刘云艳:《幼儿园大美育系统论》西师出版社2000年版
  5、袁祖舍、高长梅等:《学校审美教育大全》下卷
  6、施良芳《课程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发
  二、注释
  ①转引自王茹燕《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②滕守《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③《现代教育新观念》,载《学前教育文荟》,1997年第2期
  ④袁祖舍、高长梅等:《学校审美大全》下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⑤刘云艳《幼儿园大美育系统论》,西师出版社2000年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6 16:47 , Processed in 0.07540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