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回复: 0

[综合类] 走出整合课程主题教学的误区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11: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触整合课程主题教学已经有两年多,在没有学习《幼儿园主题式课程设计策略》的文章之前,一直以来我们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是整合课程主题的分科教学,固定星期一上音乐,星期二上语言.而且一段时间是进区教学,教师每天都在忙碌地制作大量的幼儿操作学具,而且活动室的环境和主题的环境都是教师在操作,这样一来,孩子不但没得实践的发展,老师也累。还有,选择主题都是出之于教师的兴趣,基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发展。一直以来孩子都是围着教师在转,但通过了学习了此文章让我知道了:
  (1)选择主题是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因为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是主题式课程得以发展下去的保障。
  (2)教师不要倾向于自己本身的兴趣去选择主题,因为教师对主题的选择纯粹是教师本身的兴趣,而完全顾及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
  同时,文章也说到开展主题教学是要求幼儿在一定时期内沉浸在一个主题中,使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于这个主题相关,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主题式课程的教育优势。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管每开展一个活动教师都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幼儿兴趣开展主题,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不但是这样,在设计一个教学活动中,不单只是一个目标而是需要多个目标。
  如:认识“蛋”它的目标有:1、观察蛋的外形,内部形态及变化(蛋——孵化)。2、对蛋的变化好奇。3、做蛋的妈妈(自带一个蛋)保护好蛋。从这个目标的设定,里面不但包括了认识蛋特征,还要引起孩子对蛋的兴趣,还要培养孩子对蛋的爱护和责任。那么,教师根据设定的活动目标,开始着手准备教具,而且还要预定一些幼儿在一个活动中所预料不到的事情和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主题环境和活动室环境的布置可以溶入在幼儿的参与中。这样一来,孩子参与进去了,教师也不会太累,教师可以腾些时间出来多准备第二天的教学活动。还有一个我对整合主题的理解,除了教师来传授知识也可以请家长来给幼儿上课,如:我们小班认识外婆、外公、我们教师可以先预约家长让他们来完成这个教学活动。在这活动中,当我们请了家长来上课时,孩子们也非常兴奋,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很积极而且印象非常深。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让我真正的走出整合课程主题的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6 16:21 , Processed in 0.06185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