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常规培养] 刍议幼儿的责任感教育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11: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我们应当培养孩子们将责任作为一种习惯,成为生命的有机部分,与成长和使命同行。有位幼儿教育家说:“孩子都是好的,就看你怎样引导;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不称职的教师。”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吧,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长大后才会对父母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这也许也正是教育的本意。
  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幼儿期作为性格养成的初始期,责任感培养更是至关重要。那么,作为教育者,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一、责任感的含义及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意义
  责任感是一种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的情感。责任教育是对幼儿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增强幼儿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并外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塑造科学的责任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成人对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点滴都应及时客观公正地加以因势利导。当孩子有了初步的责任感后,成人再进一步地培养,使孩子能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负责,长大了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社会负责。
  二、学前期幼儿责任感培养的内容:
  学前期幼儿责任感培养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如:礼貌礼节;自主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公德等等。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心理特征,我们将依据有浅入深、有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增强幼儿良好的责任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应该从小事到大事,循序渐进。首先要让孩子从自己的事情做起,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孩子只有能对自己负责,才能开始对家庭、对集体负责。因此,作为教育者,就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无论事情的结果好坏,只要是孩子的独立行为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做敢当,应该勇于承担后果。而不是替他承担包办,否则就会淡漠孩子的责任感。
  (一)发挥幼儿园教育作用,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幼儿期是人生的一个独特阶段,处在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但由于他们在心理上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易因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特点。
  1、增长幼儿的责任意识。
  学前期幼儿的学习有以下显著特点:从认知方面来看,以感知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为支柱;从学习的动力方面来看,学习活动的进行主要是非随意的,相当大程度上受其兴趣、情绪的影响。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应特别注重遵循学前儿童的这一心理规律,做到内容上具体形象,形式上生动活泼,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让幼儿在玩乐中、在游戏与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经常性地、随时性地接受教育,明白道理,受到熏陶。因此,更需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浓厚幼儿责任情感。
  适度的情感体验,能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幼儿自我教育的能力。而情感的体验只有更多地在具体的活动中、环境中、实践中才能促动幼儿的真情实感。因此,我们不但需要利用幼儿园中创造的情境对幼儿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因地制宜地广泛开展各类活动,为幼儿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其所产生的情感得以巩固,逐步内化,最终影响并形成到具体行为中去。
  3、训练幼儿责任行为。
  幼儿的责任行为是认知、知识、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行为的经常化、坚持化就可以形成习惯。因此,在幼儿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产生了稳定、深刻的情感,就应该通过反复的实践、训练,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养成良好的习惯。负责任的教育者应做到:
  第一、要尊重孩子,接纳孩子、提醒孩子,而不是动怒指责,过分强调师长的绝对权威。
  第二、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睦、富有亲情的氛围,这是成教育者有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第三、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
  (二)调动家长参与,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指导,幼儿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但在诸多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则是影响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出生以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其最初形成的行为习惯几乎都是从模仿家长而来的。因此,家长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然而有许多家庭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没处理好,造成不良后果。从现代学校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家园同步,是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要使幼儿各方面都真正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不可忽视。家园同步,既要注意比较宏观的合作与联系,也要注意微观的沟通,将教育渗透到幼儿在园在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事情之中,做全面、深入、细致、持久的工作。
  同时,幼儿园也要通过家访、个别交谈、家园联系卡、家教咨询、信件来往等个别方式,围绕着幼儿责任感培养这个中心,经常性地与家庭取得沟通。还可以经由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或专题讲座,举办家长联系栏、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家园共建等集体活动方式,帮助家长认识幼儿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幼儿的素质与水平。实践证明,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家园同步教育长期实践的成功经验,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三)开发社区资源,深化责任体验。
  《纲要》要求我们,应该综合开发、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为幼儿的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如在“我是社区小主人”活动中,我们组织幼儿到街道上认识“清洁工”:先引导幼儿观看清洁工人怎么清扫马路的、怎么清理垃圾房的,引导知道他们的工作很脏;接着让幼儿采访清洁工人了解他们的工作时间与工作特点,了解他们的工作很苦;然后带领幼儿比较清洁过的与没清洁的马路,作如果马路没有清洁工的讨论,知道清洁工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不仅让幼儿亲眼目睹了清洁工的劳动辛苦的程度,知道清洁工也值得尊敬;而且也明白了:作为社区的小主人,我们同样有责任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环境等道理。通过让幼儿一起到活动的收获、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幼儿的参与,关注的是幼儿的责任感和自主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组织春游踏青活动,在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变化的同时,做一个文明的旅游参观者。
  事实证明,只有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让孩子关心生活、关注社会,他们才会了解社会,才会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生活,激发起初步的爱社会、爱祖国、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培养孩子们将责任作为一种习惯,成为生命的有机部分,与成长和使命同行。有位幼儿教育家说:“孩子都是好的,就看你怎样引导;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不称职的教师。”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吧,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长大后才会对父母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这也许也正是教育的本意。
  张家港兆丰幼儿园 陆彩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20:50 , Processed in 0.05916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