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8|回复: 1

[环保教育] 幼儿环境行为习惯的培养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11: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境是人生存之本,环境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帮助幼儿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做个环保小卫士。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终生教育,幼儿期的教育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迅速阶段,处在长知识及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形成的最初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将使人一生成长都受益匪浅。然而我们如何对幼儿进行环境行为习惯的培养呢?环保教育的内容又如何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呢?这不但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更需要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处处都做有心人,善于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寻找、捕捉发生在幼儿身边活的教育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起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环保教育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途径
       
          1、游戏活动中的环保教育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将绿色教育寓于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玩中受教育,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在晨间游戏时,我让幼儿利用废旧的可乐瓶运水过独木桥,锻炼幼儿的臂力和平衡能力。体育游戏《青蛙捉害虫》,通过让幼儿在四散追逐活动中,使他们懂得青蛙是益虫,能够保护庄稼,我们不能捕杀它们,更不能吃它们的肉,从而养成幼儿关心动物、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智力游戏下环保棋的过程中,幼儿能在相互交流中区分环保和不环保的行为,增长幼儿的环保见识。
       
          又如:在区角活动的生活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剥瓜子、花生、开心果和松子壳等的活动,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可感兴趣啦。因为这个活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食欲,还锻炼了幼儿手部小肌肉群,同时培养了幼儿爱劳动的习惯,但更为重要的是使他们懂得了这样的垃圾可以用来粘贴做装饰画。区域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废旧材料加工厂,让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做手工,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让幼儿知道有些生活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孩子们也很自然地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了。
       
          2、一日活动中的环保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杜威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即教育,教育的契机蕴涵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平常小事,充分发挥教育的随机性,顺应幼儿的发展。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来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如每天的一餐两点中,在培养幼儿良好进餐的同时,结合教育活动进一步对幼儿进行节约能源的教育,不挑食,不浪费,不倒掉饭菜。在盥洗活动中,让幼儿从小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轻轻搬动小椅子,轻轻走路,不大声吵闹。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帮助他们强化那些对环境有利的行为,并使这些良好的行为逐渐成为幼儿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行为。另外,针对我班幼儿大声说话的特点,我设计了一节社会活动“轻轻讲、静静听”,让幼儿知道大声吵闹的危害,养成轻声讲话和安静聆听的良好习惯,并知道一些保护嗓音的办法。在计算活动中,我用“小蜻蜓捉害虫”来教幼儿分合,并告诉幼儿蜻蜓是益虫,我们同样要保护它。再如,户外活动中,我要求幼儿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不在草地里乱打乱闹,不随便摇晃小树,不随便摘花草,慢慢帮助幼儿养成不随意破坏绿化的好习惯。
       
          一日活动中我总是有的放矢对幼儿进行提高环保意识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我深信这是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幼儿园教师所必须做到的。
       
          3、自然角观察中环保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界的一个小小的窗口,幼儿通过种植、管理自然角来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了解动、植物与人的关系,并使多种感官发挥作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逐步认识到我们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64
发表于 2016-8-6 12: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当我发现幼儿不爱护鱼缸里的小鱼时,就及时引导幼儿观察鱼缸里的小鱼,使幼儿感到小鱼是很可爱的,它们同样也是鱼妈妈的小宝贝,我们要和老师一起把小鱼养好,千万不可用手去抓。
       
          再如:春天午餐后我带幼儿散步来到了种植园地,菜花开了,引来了好多小蝴蝶,幼儿总是好奇地去捉蝴蝶,并把种植园地的一些菜也踩坏掉。我就及时地利用这个活教材,使幼儿幼儿知道要养成不随意破坏绿化的好习惯。
       
          4、节日活动中环保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在节日活动中,我们提倡重参与,重实践,重体现,如植树节之际,我班在园内开展制作环保书签,给小树苗浇水的活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我们大(4)班和小(4)班结对互换玩具和图书,让资源再利用。并在班内制作宣传卡,宣传环保知识,进行环保知识竞赛。让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里获得知识,愉悦身心,又积累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了幼儿的环保行为习惯。节日活动还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无烟日,中国土地日等,我们都充分利用。
       
          二、在环保教育中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
       
          环保教育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紧密联系的。由于幼儿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幼儿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不强,他们的行为随意性强,目的性差,常常不能稳定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动机和行为的不一致。因此,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要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强化那些对环境有利的行为,使这些行为逐渐成为幼儿自然而然的行为,使幼儿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比较自觉地注意保护环境。
       
          经过实践,我们总结了几种在环保教育中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几种方法:
       
          1、通过故事讲解,引导幼儿把认识转化为自身行为
       
          童话故事《大树和小鸟》对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幼儿萌生爱护树木的愿望。故事《小袋子》使幼儿知道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知道有些垃圾能回收,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此后,幼儿渐渐养成了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的习惯。当看到教室里、操场上有垃圾,他们会马上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可以说,这样的故事给幼儿很大的启迪,促使他们把认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
       
          2、通过电视、广播、社会环境以及耳闻目睹,提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
       
          例如:我从扬子晚报上看到某动物园为取悦游客,满足游客的刺激欲望,向游客出售活的小动物,大量游客买了这些活的小动物亲手扔进鳄鱼嘴里,看它活活被咬死。第二天我就气愤地将这件事告诉了小朋友。大家都为这些小动物的遭遇感到难过。同时,对那些游客的残忍行为感到深恶痛绝。我们发自内心地呼:“救救可爱的动物!”
       
          3、教师从自身行为影响幼儿—潜移默化的过程
       
          幼儿具有模仿性强和易暗示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往往教师喜爱的幼儿也都喜爱。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例如:在平时的活动中,看见有的小朋友用完水忘了关好水龙头或水龙头没关紧,我就赶快把水龙头拧紧,并教育幼儿不能浪费水。幼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他们也学会了节约用水。
       
          4、环境创设与陶冶
       
          环境创设需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美,环境不是一种背景,一种支持,而是一种或课程。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利用游戏、教学活动及大自然,让幼儿感受各种不同的声音,感受不同声音的不同体验,使幼儿自己会分辨哪些声音好听,哪些声音不好听。从而使他们明白了:为什么要轻轻地搬动桌椅?为什么要轻轻走路?为什么不要大声吵闹的道理。幼儿道理明白了,做起来自然也就更自觉、更认真了。久而久之,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水到渠成了。
       
          环境教育中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已初见成效,孩子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我们将继续做个有心人,善于捕捉幼儿身边的活的教育内容,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 16:49 , Processed in 0.07977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