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回复: 0

[健康教育] 看新课标下的幼儿园健康教育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10: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吹响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号角。随着新课程的贯彻实施,我们的幼儿园也应该紧跟中小学的步伐,一起实行课程改革,而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幼儿园首要的工作任务,对健康教育内涵的诠释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而愈加丰富。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止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健康=无疾病”的水平,将健康教育模式定位于生物医学模式。因此,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也鲜少提及。
  随着大家健康观的确立,健康教育模式也逐渐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模式,作为当前的学前教育,我们也由原来的只重视身体体格锻炼,到现在的心理健康范畴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也十分关注隐含其中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健康教育的途径也尝试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并有机融入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
  培养幼儿乐于交往,使他们能够主动、大胆的与别人去交流,从而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这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主动交往能力是现在绝大部分幼儿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与成人之间的交往,经常表现出胆小、羞涩、畏缩的举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如: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在家里多鼓励幼儿与周围人进行交往;让幼儿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幼儿园的老师,保健医生和园长,使幼儿从身边的熟悉的人做起,来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健康教育中健康知识的传输,健康态度的形成,健康行为的养成,需要运用多种的教学手段,方能较和谐圆满地达到
  重视感知与体会。幼儿由于年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育时通过亲身感知和体验,则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如: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喝豆奶,让他们感知并说出食物在身体中经过了哪些地方,通过讨论知道了食物在身体中经过的器官。在帮助孩子们了解食物在各器官的变化时,又让他们嚼一嚼硬硬的饼干,体验饼干在口腔中变软变碎的过程中,由于幼儿多种器官参与参加,使得他们知识与经验获得自然、生动。
  重视动作与行为练习。
  幼儿一些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在群体中通过模仿练习获得,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对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为我们反复的让幼儿练习,从而加深理解,形成稳定的动作和行为习惯。如:在“预防龋齿”的教学中,让小朋友手持小牙刷在录音的伴奏下,学习正确刷牙的方法;在“东东的眼睛为什么会近视?”活动中,大家一同来练习握笔和书写的姿势,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在“我会叠衣服”教学中,小朋友们互相学习穿脱衣服,顺序叠放衣服的方法。通过群体练习、参与,从改变群体行为习惯入手,加速了健康行为的形成。
  重视趣味性手段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手段的运用,使知识的传输更贴近幼儿。如:在“人是怎样呼吸”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摸摸胸腔,在人呼吸时有什么变化,说出感觉,再通过电脑动画来模拟演示,使幼儿知道了肺部吸气、呼气产生了胸腔的运动。这一知识便生动地教给了幼儿。
  我们知道,现代教育倡导的是圆桌教育、平等教育、个性教育、民主教育,是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创造性为基础训练的,以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
  今天,当我们谈新课程,谈教育的人文关怀,谈孩子的差异性和多元智慧理论……当那一个个时尚的词语时时挂在我们嘴边、频频出现在各种刊物杂志时,面对这样朴实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我们是否能够坦然地说自己真正从教育的本源——了解每一个孩子开始呢?面对学生那每一个丰富灵动的个体,我们是否真的尊重了他们的差异了呢?我想这应该是我和每一个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老师,都要常常思考的问题。教育首先从了解学生开始,这恐怕是我们所要做的最本真也最重要的事吧。是的,当我们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发展有所不同,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潜质有所不一,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环境迥异……
  或许我们才会拥有爱心和耐心,拥有鼓励和宽容,拥有平等和民主。这样,那些个性特别的学生,那些成绩不良的学生,那些犯了错误的孩子,才会在我们的人文关怀下,得到帮助和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18 11:58 , Processed in 0.06792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