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9|回复: 0

谁都喜欢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宝宝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08: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为幼儿提供多彩的活动空间,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多年的幼教工作,我认为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渗透到幼儿在园内的各项活动中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重点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事做起。所以,我们应该把行为习惯的培养用游戏或集体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如今,很多孩子生活在“众星捧月”般的家庭氛围里,他们在动手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离集体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来到幼儿园,这些孩子无论在行动,还是在自理能力上,普遍缺乏自信。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核心,是促使孩子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成人对幼儿的信任。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信任既来自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又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认可。教学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常常害怕、退缩。在游戏过程中,他们总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项目,回避有困难的或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微笑着鼓励他们:“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你一定会行的。”我会让缺乏自倌的孩子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活动,然后再逐渐增加难度,让他们一次次体验成功的快乐。对幼儿来说,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
  为幼儿提供多彩的活动空间,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在人园前,无论在作息时间上还是饮食起居上都已养成各自不同的习惯。来到幼儿园后,这些原有的习惯将被改变,因此大多数幼儿会哭闹。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足够的耐心、爱心和细心去护理好每一个孩于。每个孩子都是好动的,他们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因此,教师要时刻为他们创造劳动和锻炼的机会。比如,通过讲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并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通过开展“我帮宝宝钻洞洞”等游戏教给孩子——必劳动技能,让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学到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孩子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这种方法符合幼儿的心现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而且收效明显。
  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21:17 , Processed in 0.07350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