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4|回复: 0

专家观点:要平和看待神童教育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08: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底什么样的孩子可以称为神童或天才呢?
       
          教授:
       
          “神童”,在中国也叫“奇童”,在国外叫“天才儿童”,就是指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之所以称之为“神童”,除了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其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人,或在某一方面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这个显着特征以外,似乎还有点儿“神秘”的感觉。就是说,“神童”的这个“神”字,有双重含义:一是“神奇”,出奇的聪明;二是“神秘”,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我觉得个别儿童特别神奇,肯定“事出有因”;但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找到原因。正如国外一些长期从事这类研究的科学家所说:“儿童的智力早熟,是一种真正的自然之谜。”
       
          这些被称为神童或天才的孩子是如何被培养的?
       
          教授:
       
          有人说,神童是培养出来的。这不是事实。要说能培养神童,那为什么世界着名的神童小威特的父亲不多培养几个神童,使他们的家族成为“神童世家”?事实上不是不为也,而是不能也。所谓“神童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特别聪明,冷静地选择了一种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继续促使孩子进步,如此而已。我认为:“神童是不能复制的。”与其说神童是培养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被发现的,而且发现之后,没有阻止孩子继续进步。
       
          当看到有“天才”的相关报道时,您觉得家长可以怎么做?
       
          教授:
       
          近几年,接连不断有人推出什么“培养神童”的所谓“方案”、“工程”、“行动”、“教室”、“摇篮”之类。他们拍着胸脯说“揭开了神童之谜”,打出“0岁识字,3岁扫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儿童个个都是天才”,“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等说法不绝于耳;还有的人“承诺”:“从我这个幼儿园出去的,个个都是神童”等等。似乎那些人开办的培训班、幼儿园或小学,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地制造,是神童的“批发站”
       
          其实,这些说法并不是科学的断语,而是在制造“神话”。家长对于这些言辞和说法应该谨慎,不可盲目。
       
          当然,“神童”的确是存在的,但那是极个别的,甚至可说是“凤毛麟角”,不能把“神童”这个概念任意“泛化”,随意夸大。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之心过切,在某些“神童教育”广告介绍下,不惜重金,盲目加入到“制造神童”的行列,对孩子进行超强度的、“掠夺性”的所谓“早智力开发”,把普通的孩子当成“神童”来“强行开发”,那只能使孩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希望家长要克服浮躁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破除对“神童教育”的迷信,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当成普通儿童,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教育、训练,为以后的发展积攒后劲。不要急功近利,硬是“赶着鸭子上架”。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科学的结论:欲速则不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4 08:14 , Processed in 0.06267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