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回复: 0

怎样调整孩子的逆反心理?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5 18: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逆反心理是一种强烈的抵抗情绪,在学前期儿童中比较常见。有这类心理的孩子常常表现为:家长或老师让他这样,他偏不这样;而不要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由于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受到抵制,教育的目的也就难以达到。
          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孩子的个性因素外,主要的原因是父母或教师教育方法不当所造成。父母或老师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如果爱唠叨,指东指西,没完没了,或者违反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不尊重孩子的人格,经常对孩子采取挖苦、讽刺、辱骂或体罚等手段,都能引起孩子的反感而最终导致逆反行为。另外,父母对孩子希望过高,总是责备孩子没有达到他们所要求的高度,觉得孩子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使孩子长期生活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最终也易产生逆反心理。
          调整孩子逆反心理,家长或老师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方法上是否有问题,可有针对性地采用下列方法:
          ①少批评,多鼓励;不羞辱,多关心。如果让孩子做某件事情,一旦孩子做了,但却没有做好,不要责备,更不能羞辱,而要先肯定其努力、积极的一面,然后再指导并鼓励他继续做下去,使他感到他的继续努力会给父母带来安慰,父母也会因此而更加爱他;
          ②对孩子不要寄于过高的希望。如果家长不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非要让孩子学成某种特长(如钢琴、绘画或舞蹈等),往往会酿成孩子的逆反行为。一切应在孩子的天赋选择基础上进行培养。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他从小就会流露出对音乐的理解和渴望;而一个热爱足球的孩子,无论在电视机前还是在运动场上,他都会表现出对足球的痴迷。家长应让孩子干他所愿意干的事情。
          ③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同时,也应要求孩子尊重父母。小事不苛求,大事不让步,宽严适当,适可而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3 03:21 , Processed in 0.06134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