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护理保健] 牙刷有助缓解小儿惊厥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5 16: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惊厥又称抽风、惊风,是3岁以前小儿较常见的紧急症状,常令家长非常恐慌。它常常是由于大脑的器质和功能异常所致。惊厥发作的典型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同时发生全身或局部的强直性(僵直)或阵挛性(抽动)的面部及四肢肌肉的抽搐,多伴有双眼上吊,凝视或斜视、口吐白沫、屏气、面部青紫,部分患儿还出现大小便失禁。发作时间由数秒到数分钟。抽搐停止后多进入睡眠状态。小儿惊厥的发病率是成人的10倍,尤以婴幼儿多见。幼儿发生高热惊厥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保持镇静,迅速将小儿抱到床上,使之平卧,解开衣扣、衣领、裤带,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如让孩子躺在阴凉通风处,使体温很快下降。
  第二,用纱布或手帕裹在筷子或牙刷上,塞在小儿上下牙齿之间,以防止咬伤舌头,保障呼吸畅通。
  第三,解开小儿的领口,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呕吐物吸入肺内。及时清除患儿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
  第四,针刺穴位如人中、合谷,高热时配以曲池穴很快奏效。
  第五,由于高热抽风容易反复发作,因此,有过高热惊厥的孩子一旦发烧,应赶快吃些退热药和镇静药。
  第六,止抽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明确诊断。
  小儿惊厥对儿童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积极进行预防,是保护儿童健康的有效措施。预防的方法主要有:
  1.加强护理和小儿体格锻炼。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小儿到室外活动,使机体能适应环境,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要注意营养。小儿除了奶类饮食以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不能让小儿饥饿,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
  3.要适当合理用药,防止小儿误服有毒的药品。
  4.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
  如果小儿发生了惊厥,要让小儿侧卧,解开衣领用手帕裹压舌板或者把筷子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其咬伤舌头;要让小儿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果惊厥的小儿发高烧,可以用凉水、井水或者30%—50%的酒精擦浴,或者用冷盐水灌肠,并且用安乃近滴鼻或者肌注退烧针剂。惊厥不止的,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惊厥可分为有热惊温和无热惊厥两种。
  有热惊厥较常见的有:
  1.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破伤风、败血症、中毒性菌痢等,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在婴幼儿期较为常见,一般只要高热解除,惊厥即可缓解,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如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脑性疟疾、脑脓肿等引起的惊厥,常表现为反复多次发作,每次发作时间较长,可呈持继状态,惊厥发生后有高热、嗜睡、谵妄、昏迷。
  热性惊厥不是“发热”和“惊厥”的简单相加。医学界一般将热性惊厥定义是:婴幼儿时期起病(经常在6个月至5岁之间),惊厥伴有发热但非颅内感染所致,亦无其他明确原因。如发作前曾有无热惊厥发作,则此次发作不考虑为热性惊厥。
  因此如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不考虑为热性惊厥。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惊厥。
  (2)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颅脑损伤、颅内出血、占位病变、脑水肿、癫痫)伴发热惊厥。
  (3)严重的全身性生化代谢紊乱,如缺氧、水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紊乱低血糖低血低血镁、维生素缺乏(或依赖症)、中毒等伴惊厥。
  (4)明显的遗传性疾病,出生缺陷、或神经皮肤综合征(如给节性硬化症)、先天性谢异常(苯丙酮尿症/和神经苷脂病等,出现的发热伴惊厥。
  无热惊磁厥较常见的有:
  1.非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新生儿颅内出血、脑缺氧、脑肿瘤、颅脑外伤、脑发育不全、癫痫以及各种脑炎、脑膜炎的后遗症等。大多伴有智力落后、意识障碍、运动功能异常。
  2.非感染性全身疾病,如缺乏维生素D的手足搐搦症,婴儿痉挛症,低血糖,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急性肾炎所致高血压脑病以及颠茄类,有机磷,一氧化碳中毒等都可发生惊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7 05:16 , Processed in 0.0714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