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回复: 0

[预防急救] 你知道吗?六种做法损害宝宝听力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5 15: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宝的听力是很多父母平时护理中最容易疏忽的地方之一。其实,很多生活上的细节都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影响,例如用力擤鼻涕、游泳感染等等,很常见但又被忽略,所造成的危害却影响深远。具体是哪些坏习惯呢?一起来跟小编看看吧:
       
          过度掏耳朵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将它挖个干干净净不可。有时孩子耳内发痒,母亲为了止痒,也常常喜欢顺手拿出不清洁的发夹、火柴棒、小木棒或用长手指甲等,在孩子的耳道内盲目地掏挖。这样,病菌很容易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耳道长期流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
       
          耳屎太多可以挖,但必须小心谨慎。切忌用不清洁的毛线针、发卡等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地掏。
       
          用力擤鼻涕
       
          绝大多数父母教宝宝擤鼻涕的时候,都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把宝宝的两侧鼻孔压住一半,然后嘱咐宝宝使劲用鼻孔喷气,让气同时从两个鼻孔喷出来!这样大错特错了,赶紧STOP!
       
          这样的动作往往让宝宝擤鼻涕时过于用力,特别是两个鼻孔一起擤,可能会使鼻腔内的病菌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耳咽管直接侵入鼓室,给耳朵带来损伤!
       
          这种损伤轻则引起暂时性的耳堵塞感,重则可发生耳痛、中耳积脓,甚至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
       
          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是:
       
          先压迫一侧鼻翼,然后轻轻擤出对侧鼻腔内的分泌物;再用同样的方法排出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对年龄偏小、还不会擤鼻涕的婴幼儿,家长可先用细橡皮管或塑料管将鼻腔的分泌物抽吸干净,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后,然后用清洁的棉签缓慢插入鼻腔,边转动棉签,边向外将棉签退出,拭净鼻腔内残余的鼻涕。
       
          吸鼻子
       
          与用力擤鼻涕相反的是,有些宝宝有鼻涕时,懒得擤出来,而喜欢往咽部吸鼻涕,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没有鼻涕时也经常有这个“吸鼻子”的动作。无论有无鼻涕,吸鼻子都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这个动作会增加宝宝患中耳炎的几率,严重者可能并发脑脓肿,是十分凶险的。因此,宝宝有鼻涕一定要轻轻擤出来,父母要注意方法,及时纠正宝宝的坏习惯。
       
          噪音过大
       
          儿童,是最容易受到噪声污染而造成听力疾病的群体,而且往往是在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使他们的听力逐渐减退。高分贝的声音是主要过度刺激了孩子们内耳里弱小但却非常精密的“感应接收器”。在孩子的耳蜗里通常有15000到20000个这样的‘感应接收器’。一旦它们受到损伤,它们就不再能够把声音传送给大脑了。
       
          比如,当发现有人燃放鞭炮时,应叫孩子站得远一些,或用手捂住孩子的耳朵;平时一记耳光也会导致耳聋,因为一记耳光产生的高压力震破鼓膜,会使孩子的听力终身受损。
       
          因此,平时更应该多为宝宝创造平静而和谐的环境,及早检查宝宝听力能力,如何检查听力后文将有介绍。
       
          游泳感染
       
          游泳时,由于泳池水质比较差,刺激耳膜,加上儿童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引起中耳炎。因此,提醒各位父母,孩子游泳玩水时要加强对耳朵的保护,一旦有水入耳,应及时将水倒出,以免诱发耳内感染,损害听力。
       
          错误用药
       
          有些药物对于个别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对耳朵的听神经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例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即使医生在为孩子注射上述药物时,父母也必须仔细观察孩子的听力,耳鸣等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必须马上告知医生并停药治疗。否则,到中毒性耳聋病情明显时才引起重视,就为时已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20 23:54 , Processed in 0.07590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