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回复: 0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春泛若耶溪》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8-11-10 18: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春泛若耶溪》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潜 年代:唐 体裁:五古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乘晚风随意泛舟,突出的反映了随遇而安的心境,触景生情,深感不如回江湖归隐。
       
          【注解】:
       
          1、际夜:至夜。
       
          2、潭烟:水气。
       
          3、弥漫:渺茫。
       
          【韵译】: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
       
          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
       
          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
       
          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
       
          傍晚时分船儿转出西山幽谷,
       
          隔山望见了南斗明亮的闪光。
       
          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
       
          岸树明月往后与船行走逆向。
       
          人间世事多么繁复多么茫然,
       
          愿作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
       
          【评析】:
       
          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开首两句则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接着写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寂静、迷蒙的境界。最后两句写心怀隐居之人,在此环境中,愿作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7 01:30 , Processed in 0.04326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