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回复: 0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渡荆门送别》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8-10-24 22: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年代:唐 体裁:五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评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作者小传】: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6 03:25 , Processed in 0.06264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