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4|回复: 0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平角和周角》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8-10-14 21: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平角和周角》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页至67页教学内容及第67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角的周角,初步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建立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概念。
       
          3、认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4、通过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转一转等活动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平角和周角。
       
          教学难点:
       
          认识周角。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的角有哪些?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认识过的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师:你们以前是怎样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的? 教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一些特殊角,深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建立直角的的概念。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直角的度数,学生量完后,请几个同学汇报得数,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一个直角是由90°。
       
          2、认识平角,建立平角的概念。
       
          (1)认识平角。
       
          课件演示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起来的过程。 课件演示后,让学生也按课件演示的过程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起来,并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指出:把这两个直角拼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新的角。(课件闪现新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这个角有什么特征? 指名回答。 教师指出:像这样,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角是平角。(课件闪现下图)
       
          (2)认识平角和直角的关系。
       
          师:一个平角是多少度你知道吗?你是是怎么得到的? 指名口答。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1平角=2直角,1个平角是180°
       
          3、建立锐角、钝角的概念。
       
          (1)测量。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课本第66页下半部分的三个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 指名汇报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三个角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角,再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2)议一议。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图中左右两边的角与中间的直角有什么不同。
       
          (3)交流归纳。
       
          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教师说明:大于180°的角不是钝角.(如181°、200°、220°就不是钝角)
       
          (4)练习。
       
          (课件出示) 把下面各度数所表示的角进行分类。
       
          93° 45 ° 87 ° 99 ° 145 ° 170 ° 181 ° 90 °
       
          4、认识周角,建立周角的的概念。
       
          (1)认识周角。
       
          课件演示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组成角的过程。 教师指出: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是周角。 让学生观察后,指名说一说周角有什么特征?
       
          (2)认识周角、平角、直角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你知道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吗? 引导学生推算。
       
          1周角=( )平角=( )直角 。
       
          1周角=( )度
       
          三、操作活动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课件依次出示3道题)
       
          四、全课小结
       
          让让学生谈自己学习的收获。
       
          五、作业
       
          练习十三第1、2、3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3:25 , Processed in 0.06070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