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儿童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回复: 0

传统文化知识点——第五讲:生活习俗大礼仪--丧葬之礼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8-10-14 17: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统文化知识点——第五讲:生活习俗大礼仪--丧葬之礼
          各位家长们、同学们,大家好!
       
          接下来就进入传统文化的第五讲:生活习俗大礼仪--丧葬之礼
          丧葬之礼
       
          丧葬在中国礼仪文化之中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作为人一生行程的结束,同时也作为在另一个世界行程的开始。民众对于死亡的畏惧,再加上中国人强烈的孝道,使得丧葬文化变成了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长久所遵循的厚葬等礼仪习俗。并且丧葬习俗随着时间的变化形成了严密的制度与思想体系。我国古代对丧葬礼仪一向十分重视,认为这是子孙尽孝的最重要的表现,国君和贵族在这方面的要求更严格,形成了许多繁文缛节。诸如服丧的级别,服丧的时间,服丧的样式,举哀的程序,殡葬的规格等等,历来都有严格而琐碎的规定。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去世都有不同的称呼。《礼记·曲礼下》就记载,“天子死了叫做崩,诸侯死了叫做薨(hōng),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一)丧礼
       
          死者在弥留之际,要为他换一下铺位,这叫做“易箦”(zé)。临终时用蓬松的绒絮放在口鼻上,观察是否断气,这叫做“属纩”(zhǔ kuàng)。人一死便要为他招魂,称为“复”,古人认为人死后,魂就会离开躯体,到位于北方的冥府去。概因传说中北斗是主死之神。(南斗是主生之神。)因此在人刚刚去世的时候,由活着的人手持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登上屋顶,朝着北方呼喊死者的名字,以招其灵魂回复其体。经过千呼万唤,不见复活,这才开始操办正式的丧事。招魂所用的这件衣服叫“寿衣”。
       
          (二)葬礼
       
          接下来是为死者沐浴,之后便进入“殓”这个环节了。也依官位高下及地位尊卑受礼的限制,不仅在衣衾的质地和数量上有所差别,在“殓”的时间长短上也有区别。根据礼仪制度的规定,天子死后,小殓七天;诸侯五天;大夫四天,士三天。大殓则在小殓结束后的第二天进行,时间均为一天。
       
          而盛放尸体的棺材也有严格的规定。古人在丧葬的器具上,除使用棺外,还有椁。椁是套在棺外的,所以又称为套棺或外棺。百姓和一般官吏死后有棺无椁,只有帝王、诸侯、权臣死后才有权享用椁,而椁的数量也随地位的增高而增加,至多可达三四重,而椁的装饰也随之愈发精美,当然最里面的棺在装饰上就要更加豪华奢侈了。
       
          古代入殓时,在死者的口中,还要有“饭含”,即在口中含有米、玉等物。当然权势越大,他口中的“饭含”之物就越贵重。慈禧口中就曾含有一颗夜明珠,据说此珠能分开合拢,分开时宝珠则透明无光,合拢后便能透出绿光,夜里可在百步之内照见头发。这样一颗宝珠,当然是价值连城的。如此奢华的入殓,也只有帝王之家才可能办到,殡礼,带有生者对死者的眷恋之情。虽然人已去世,但人们仍旧不愿他很快离去,而将死者停放在他生前的居处,像对待宾客一样地侍奉他,故称作殡。在停放的这段时间内,要选择墓地和占卜落葬的吉日。
       
          在入殡期间,还有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赠谥(shì)之礼,它虽不属于凶礼的范畴,但与丧葬有直接的关系。谥,即谥号,就是对死者生前行为、品德的高度概况性的评价和总结,类似于今天的悼词。谥号又分为官谥、私谥两大类。官谥是由朝廷授予死者的谥号,私谥则是由亲友等赠给死者的谥号,如北宋的司马光,就谥“文正”二字。
       
          (三)祭礼
       
          死者的亲人要戴孝,这叫做“服丧”,服丧者按照关系的亲疏远近服不同级别的丧服。按照典籍记载,分为五种,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是关系最近之亲属--子女为父母所戴的孝,用粗麻布做成,不逢边,衣缘参差不齐。服斩衰的人要为死者服丧三年。在这三年中不能结婚生子,最好要住在墓的边上。有时候,学生也为老师服这样的重服,像孔子的那帮学生,就在墓边住了三年,三年后方才散去。子贡不仅如此,又在墓地住了三年,前后共六年,其所以如此,大概是觉得师恩深重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丧葬仪式越来越简化,土葬也越来越少,即使某些村落还保留着土葬的习惯,土葬的仪式却也是简化的不能在简单了,丧葬早已没有了曾经的那种“精致”。作为追思先人得制度,它拥有一定的合理性,作为一种文化它也深深地根植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华夏文明,礼仪之邦,古老的礼仪数不胜数,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感谢大家的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8 13:38 , Processed in 0.07537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