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2|回复: 3

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打回去?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8-7-24 22: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朋友圈里疯传着这样的视频:
       
          浙江宁波某游乐园内,两名小姑娘在游乐园内争抢玩具。
       
          一位妈妈见状,一巴掌就挥向和女儿争抢玩具的女孩,接着又猛扇了女孩几个耳光,简单安慰了女儿之后,觉得不解气的妈妈,又向女孩的脸掐了几下。
       
          让人震惊的是,当被打女孩的母亲赶到时,打人者居然对她一通乱骂,随即抱着自己的女儿大步离开。
       
          甚至,打人者还发朋友圈称:
       
          女儿被“狗小孩抓破半边脸”,并打电话索要赔偿。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位打人母亲口口声声说的“小孩半边脸都抓破了,其实就是类似蚊虫叮咬的小红点……”
       
          而被打的女孩半边脸颊都是红肿的。
       
          这则新闻在网上迅速发酵,引发网友热议。
       
          很多人一语道破事件背后的真相:
       
          孩子在玩乐过程中有矛盾在所难免,可能每个爸妈都遭遇过类似经历:
       
          可能是在幼儿园,也可能在游乐场,但情节基本大同小异,比如被别的孩子抢玩具、抢游乐设施等。
       
          这种情况下,家长的处理方式,不仅是家长素质高低的体现,更在无形中体现了家长教育方式的优劣。
       
          布赖特曾说,暴力,绝不是一种治世良药。
       
          孩子被打,除了心疼和愤怒,作为父母到底该如何做?
       
          金星在节目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她带儿子在超市里玩,儿子玩得正欢时,突然一个孩子出现抢走了儿子手中的玩具,还无缘无故地推搡了儿子一把。
       
          金星看到这里,气不打一出来,立马对儿子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74
发表于 2018-7-24 23: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子,有妈在,别怕,他怎么打你,你就打回去……”
       
          但让金星没想到是,儿子捂了捂被打红的脸,说:
       
          “不!他打我,是因为他的妈妈没教育好!我跟他不一样!”
       
          话一出,金星呆了,为自己的想法惭愧,发誓这辈子再也不会和孩子说:“别人打你,你打回去”。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金星这样的想法,自己的心肝宝贝,怎么能受这样的委屈,为防止自己不在场时孩子被人欺负,甚至还会教育自己的孩子:
       
          “他怎么打你,你就怎么打回去,这样别人才不敢欺负你……”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也是孩子成长之路上的第一位导师。
       
          为人父母在处理孩子间的摩擦时,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
       
          要知道,你锱铢必较,孩子必然斤斤计较;你宽容大度,孩子必然心胸旷达。
       
          游乐场,本是孩子欢乐游戏,高兴玩耍的场地,新闻里那位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对女孩狂扇耳光,这种暴力行为,势必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阴影,母亲的形象也将大打折扣。
       
          这位妈妈怎么没有想到比起别人的强夺玩具,她的暴力行为才是吓到女儿的致命行为。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和小伙伴们们的争执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有的时候,孩子的处理方式,比我们成年人更理智大度。
       
          父母在孩子被欺负时,能够保持理性,帮助孩子勇敢而得体的解决争端,才是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大智慧。
       
          “不教孩子打回去了,孩子会一辈子成为受气包”!
       
          这是很多父母赞同以暴制暴的很大原因。
       
          曾经看过一个绘本故事。
       
          威利是一只身形瘦小、胆子也小的大猩猩。
       
          他的口头禅是:“噢,对不起!”
       
          他善良得连一只苍蝇都不忍心伤害,走路都生怕踩到虫子。
       
          威利总是弓着背,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好像永远都无法开心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56
发表于 2018-7-24 23: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像我们身边的那些忍受他人欺负默不作言的孩子。
       
          他习惯了对每个人说对不起,即使是正在欺负他的人。
       
          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本杂志,上面有让他变强壮的方法,他开始按照书中的指引,做运动,比如慢跑、 跳健美操、学拳击……
       
          直到看到镜中强壮的自己,他的脸上第一次有了自信满满的笑容。
       
          威利走在街上,看到别人正在欺负米莉,他英雄救美。
       
          于是他收获了米莉的香吻和称赞,自信心爆棚。
       
          突然,Bang地一声!他撞到了柱子。你猜他会说些什么呢?
       
          “噢,对不起!”还是那句口头禅。
       
          但是,这句“对不起”, 再也不是他的懦弱和胆怯,而是源于他的善良和根植于心的修养。
       
          可能每个父母看到孩子受欺负,都会想到这个胆小的“威利”, 觉得“孩子被打”是过于懦弱,“不还手”是担小怕事。
       
          教育孩子“以牙还牙”,其实,是把自家的孩子也培养成了再也没有了礼貌,再也失去了善良的“熊孩子”。
       
          绘本中的小猴子威利,凭借自身的强大,变得自信满满,走在路上,别人闻风丧胆。
       
          所以,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比教育孩子“打回去”更有用的,是让孩子变得更加强大。
       
          小猴子威利撞到一根柱子时,下意识地说了句“对不起”,这也是绘本最美妙的地方,即使威利变强壮了,不再被人欺负了,但他仍然保持善良和礼貌。
       
          这正是不教孩子“以暴制暴”的重要的原因:
       
          让孩子懂得,即使变强壮了,也要依然保持你的善良和礼貌。
       
          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么?
       
          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做父母的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经公开说过这个问题。
       
          她说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64
发表于 2018-7-24 23: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不要欺负别人,这是家教问题。
       
          要教育孩子,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负比你弱的。
       
          作为家长,可以第一时间给予孩子安抚与保护,而不是让他马上打回去,或者替他打回去。
       
          孩子前一分钟打闹,后一分钟可能就会和好,家长的粗暴介入,不仅把会问题变得严重,还会让孩子受到惊吓。
       
          第二,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让孩子从小就进行一下体育锻炼,掌握一些防身技巧足够保护自己。
       
          第三点,也非常重要的,就是教育孩子要遵守规则。
       
          孩子终将会长大成人,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这个社会是有规则秩序的,不是小就有理,弱就理所当然,从小就要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并且要严格遵守。
       
          孙瑞雪曾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书中也提到:
       
          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保证儿童得到均等发展的机会,受到平等的对待。
       
          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儿童就容易发现生活的法则和宇宙的秘密,在行为中形成自律。
       
          [心形动态分割线]
       
          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养育孩子的这些日子,请将心比心,没有哪个家长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委屈。
       
          愿世间再也没有欺负孩子的熊孩子和熊家长,愿所有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01:09 , Processed in 0.08374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