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回复: 1

数学小神探故事:勘书折狱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8-6-28 22: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小神探启动啦!大家快来跟着我们一起开动小脑筋吧!
        数学小神探故事:勘书折狱
          三国时,有个魏国人,名叫国渊。在他任职魏郡太守期间,有一个人写匿名信诽谤朝政,太祖听了十分恼火,命令国渊查办。
       
          匿名信里有多处引用后汉书张衡《二京赋》中的语句。国渊请求太祖准许他留下匿名信原件,但却秘而不宣。一天,他对功曹说:“魏郡是个大郡,而且是京城所在地,但学识广博的人却很少,可选派聪明颖懵的年轻人外出受业。”于是,功曹选出三个年轻人。在去受业之前,国渊接见了他们,并对他们说:“你们要努力学习未知的东西。《二京赋》是一部囊括一切知识的书,一向为世人所忽略,能讲授这部书的人很少。要找到这样的人,向他学习。”接着又把自己的意图秘密告诉了他们。
       
          10天之后,经多方查询,找到了一个能够讲授《二京赋》的人。三个年轻人便前往学习。护送他们的官员顺便请此人代写了一封书信。国渊拿这封信与匿名信比较,笔迹完全相同。于是将他逮捕,经过审讯,搞清了全部案情。
       
          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答案请看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56
发表于 2018-6-28 23: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
       
          侦破这起案件,就是要查出写匿名信者,即作案人。匿名信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多处引用了张衡名作中的语句。这既是侦查此案的关键,也是十分有价值的线索。国渊的思维活动可总结如下:
       
          《二京试》是一部囊括一切知识的书,很少有人能讲授这部书,而匿名信又多处引用该书的语句,也就是说:“只有具有较渊博知识的人,才能写出这封匿名信。”这样,就大大缩小侦查的范围;
       
          如果某知识渊博的人的笔迹与匿名信的笔迹完全一致,那么匿名信就是该人所写。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现在将能够讲授《二京赋》人的“信”与“匿名信”进行对比,笔迹完全一致。可见,两封信出自一人手笔。写匿名信的(作案者)就是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7 06:50 , Processed in 0.05245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