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4|回复: 0

伟大心理学家阿德勒给父母的5个忠告(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8-6-15 23: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父母的影响有多大?
       
          究竟是接受父母的想法,
       
          还是将父母视为反面教材,
       
          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定。
       
          你也可以选择接受其中你认可的部分。
       
          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基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孩子小的时候,往往把身边的人和比较有影响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通常是父母。
       
          根据阿德勒人格理论的观点,孩子首先接触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在家庭中,孩子与母亲的接触以及母子关系的发展趋向形成了孩子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如果母亲对孩子采取一种积极的合作态度,孩子就倾向于与其他人合作;如果母亲采取消极的态度,那么孩子就容易排斥他人的接近。父母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的性格以及与他人的相处模式。
       
          不过,阿德勒的理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自我决定性。他认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目的地生活着,且都有机会选择未来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家庭中,孩子也是如此,对于父母的行为,他们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可以选择接受其中自己认可的部分。
       
          4
       
          一味斥责只会让孩子失去勇气、受到伤害,
       
          或许能收到一时的效果,
       
          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反而使孩子越来越我行我素,
       
          成为染上恶习的最佳训练方式。
       
          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想尝试新的东西,父母的斥责——“不行!你不能这样做”,也许会暂时迫使孩子停止行动;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父母的威胁——“要是再这样做,就没晚饭吃”,也许暂时能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意思。但是“斥责”“威胁”和“处罚”都只能求得一时的效果,非但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反而会夺走孩子挑战困难的活力,使孩子要么就此消沉,要么我行我素、不管不顾。
       
          阿德勒认为,一味地斥责和威胁,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勇气,产生“是我不好”“我做错了”“我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等负面情绪,一心想要逃避问题, 做出更多的不当行为。与此同时,“ 斥责”“威胁”和“处罚”会让孩子心生怨恨,变得难以沟通,甚至独断专行。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不能以“ 斥责”“处罚”为根本,而要从了解孩子开始,以平等的视线与孩子进行良性的沟通,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1 18:36 , Processed in 0.06350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