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回复: 0

国学漫谈: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8-5-3 23: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十次提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强调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并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忘初心”一词,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说时时不忘记最初的发心,最终一定能实现其本来的愿望。“不忘初心”在佛教中流传甚广,如星云大师把他的一篇日记命名为《不忘初心》,他甚至以“不忘初心,不请之友,不念旧恶,不变随缘”来勉励大众,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初心,又称“初发心”,来源于《华严经》。初心是菩萨修行的开始,觉悟成佛是菩萨修行的结果,初心与正果是密不可分的。华严宗四祖澄观《华严经疏》解释说:“初心为始,正觉为终。”《大方等大集经》也讲菩萨“心始心终”,所谓“心始”即初发心。从最初的发心到最终的成佛,此心是不变的,所以《华严经》主张初发心即成正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说法即从此演化而来。
       
          而佛教中讲的初心,其实也与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所说的赤子之心是一致的。《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就是德行高洁、人格伟大之人,他们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具有率真、淳朴之心。《道德经》也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里形容德行高尚的人,就像婴儿一样,不加伪饰,纯任自然。赤子之心后被引申为忠诚爱国、救民济世之心。所以佛教的初心,就是儒家、道家的赤子之心。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与中国固有文化碰撞、融合、吸收过程中成功实现了中国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运用传统文化中不忘初心的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理想,强调了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要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体现出他基于文化自信而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纪华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佛教研究室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8 05:59 , Processed in 0.04527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