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回复: 2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7-8-31 22: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具准备:PPT课件,古诗新唱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
       
          (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生交流。
       
          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
       
          学生动脑想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0
发表于 2017-8-31 22: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4、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学生齐读“鹳雀楼”。
       
          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
       
          生(齐):登到最顶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教师以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使学生对作者、诗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在一年级就已经背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74
发表于 2017-8-31 22: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2、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3、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4、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6、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
       
          四、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读一读前两句来。
       
          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
       
          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五、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
       
          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0:02 , Processed in 0.07702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