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回复: 0

小升初语文作文写作技巧一注意搭配用词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7-6-2 2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作文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学校、学生、家长的重视,无论是政策引导还是未来中高考中语文作文的分值占比,作文越来越成为孩子们需要练习的对象。孩子可以准确运用词汇,表达情感,写出一手好作文不仅在小升初中容易脱颖而出,而且未来的学习之路以及更遥远的职场生活都有很大用处,下面小编分享一些小升初语文作文的提升技巧。
       
          【用词要注意搭配】
       
          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是有一定的规律和习惯的。违反它的规律和习惯,就会造成搭配不当。搭配不当的词语或句子,有的在意义上讲不通,有的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说话、作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词的合理搭配,不能违反语言规律和语言习惯。
       
          怎样才能做到词语搭配恰当呢?
       
          首先要掌握词语搭配的几种基本形式。在小学语文《基础训练》中出现的词语搭配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种:(详见《词语搭配训练表》)
       
          要掌握好词语搭配的规律,就要经常进行练习。
       
          想一想,练一练: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   )的阳光        (   )的春雨        (   )的天空
       
          (   )的大雾        (   )的云彩        (   )的白雪
       
          (   )的星星        (   )的寒风
       
          (   )的月亮        (   )的露珠
       
          ②    (   )的河水        (   )的大树        (   )的湖水
       
          (   )的枫树        (   )的泉水        (   )的杨树
       
          (   )的流水        (   )的柳树        (   )的海水
       
          (   )的松树
       
          ③    (   )的面容        (   )的眼睛        (   )的目光
       
          (   )的眉毛        (   )的神态        (   )的鼻子
       
          (   )的笑容        (   )的嘴唇        (   )的声音
       
          (   )的面孔
       
          ④    洁白的(   )        圆圆的(   )        鲜红的(   )
       
          胖胖的(   )        嫩绿的(   )        高高的(   )
       
          湛蓝的(   )        矮矮的(   )        金黄的(   )
       
          瘦瘦的(   )
       
          ⑤    亲切地(   )        踏实地(   )        和蔼地(   )
       
          刻苦地(   )        耐心地(   )        辛勤地(   )
       
          欢乐地(   )        艰难地(   )        悲伤地(   )
       
          殷切地(   )
       
          ⑥    从容不迫地(   )    争先恐后地(   )    全神贯注地(   )
       
          你追我赶地(   )    精神抖擞地(   )    马不停蹄地(   )
       
          不慌不忙地(   )    披星戴月地(   )
       
          情不自禁地(   )    摩拳擦掌地(   )
       
          词语搭配,除了注意结构规律外,还要看看词与词的搭配在意义上是不是讲得通,如果不通,就是病句,要进行修改。
       
          例如下面例句:
       
          (1)王医生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安全。
       
          (2)忽然,雷声、闪电和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倾泻下来。
       
          上述两例中带点的词语的搭配都是在意义上讲不通,都是病句。
       
          例1中的“挽救”不能和“安全”搭配,怎么能“挽救安全”呢?“挽救”的只能是“垂危病人”或“垂危病人的生命”。
       
          例2中的“倾泻”在意义上只能与“瓢泼大雨”相配合,而“雷声”、“闪电”不能“倾泻”。因此,应改为“忽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倾泻’下来。”这样,句子就通了。
       
          词语搭配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要看是不是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说“一个人”、“一本书”、“一口井”、“一只羊”、“一头牛”等等,这些量词与中心词的搭配比较习惯,是人们通用的习惯语言。如果不按照这些习惯,把“一本书”说成“一口书”,把“一个人”说成“一头人”,就成了笑话了。同样,我们习惯于说“人老”了,“岁数大”了,而不会说“年龄老”了,“岁数老”了。“年龄”“岁数”习惯上是跟“大”配合。“年龄大了”,“岁数大了”这些习惯了的词语,如果搭配错了,意义上也许讲得通,可是听起来,显得生硬、别扭、不顺耳,因为违反了人们说话的语言习惯。因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或地方领域中已形成的语言习惯,不要随便改变。
       
          想一想,练一练:
       
          (1)读句子,把搭配不当的词用“——”标出来,把修改好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①学校里产生了流行性感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教室前面是一个庞大的操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会场的秩序,要靠大家共同来爱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路灯如同颗颗明珠,把美丽的湘江点缀得婀娜多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言习惯,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①    一(   )米        一(   )伞        一(   )饭        一(   )书            一(   )油        一(   )灯        一(   )菜        一(   )床            一(   )盐        一(   )被
       
          ②    一(  )心情        一(  )影片        一(  )心意        一(  )影院
       
          一(  )心眼        一(  )影票        一(  )心愿        一(  )影评
       
          一(  )心思        一(  )影星
       
          ③    哭了一(  )        吓了一(  )        笑了一(  )        瞪了一(     )
       
          骂了一(  )        切了一(  )        说了一(  )        咬了一(  )
       
          唱了一(  )        推了一(  )
         
         
          相关链接:
       
           561b259ee78d721.shtml (64.61 KB, 下载次数: 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6 19:27 , Processed in 0.048114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