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7|回复: 0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说课稿《百分数的意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7-3-9 10: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分析、比较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难点:理解解法二,即为把单位“1”的量看作100%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说教学准备:
       
          相关复习题及视频展示台。
       
          说设计思路:
       
          1、主线: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探讨解法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小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互化例1、模拟解答例1关键句子的专项练习
       
          由中心句说单位“1“的量及例2合作交流重点探讨第二种以突破难点
       
          数量关系。解法(单位“1”的量对比练习
       
          复习题为100%)
       
          改变问题练习
       
          完成作业提高练习
       
          2、呈现方式:
       
          问题探讨归纳应用生活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0.2、0.15、化成百分数。
       
          2、填空:
       
          (1)三好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这句中的单位“1”的量是()
       
          数量关系式是()÷()=。
       
          (2)火车的速度比小汽车快,这句把()作为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是()÷()=,也可以写成[()—()]÷()=,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即()÷()—1=。
       
          3、做复习题。(口答)
       
          [复习题1帮助学生回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复习2帮助学生回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向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迁移,为发展学生模拟思维能力作了铺垫。其中后半部分的设计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复习3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新授:
       
          1、例1
       
          (1)将复习题3中的问题改为“三好学生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由教师总结:用三好学生人数除以六年级人数,再把结果化成百分数。
       
          [例1难度小,学生已会的不要讲,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放手让学生去做,并共同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模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2)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1。
       
          2、出示例2
       
          (1)读题,弄清题意;
       
          (2)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先画什么?为什么?找单位“1”的量及对应的数量。
       
          原计划造林
       
          16公顷
       
          实际造林
       
          20公顷实际比计划多的
       
          (3)结合线段图,从问题出发,求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怎样想?
       
          (主要由学生根据已学过的解分数应用题的思维规律和分析思路,从抓关键句子入手加以分析,独立解答。)
       
          (4)还可以怎样列式?(难点)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教法,可以根据复习题2的第2题,加以类比,找出理论依据:乘法分配律。
       
          学生看书,说明这样列式的理由。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100%(1)
       
          看书第97页,说明为什么可以把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00%来列式?
       
          [这一部分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师应让学生在复习题作铺垫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合作交流,丰富学习的经验和策略,使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过程中达到共识,从而突破难点。]
       
          3、将例2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1)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这道题,并说出分析思考的过程。
       
          (2)比较观察:这两道题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结果也不相同。这里培养了学生比较的能力。)
       
          [1可以检测学生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情况,2通过比较,讨论合作得出解这一类型题目的方法,使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突出了重点。]
       
          4、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8页的对比练习。(说思考过程)
       
          2、完成第98页第3题。
       
          板演,说出思考过程,分析对比,说出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交流反思,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于百分数应用题,你还想学哪些知识?
       
          五、完成作业:
       
          第98页2、4
       
          六、你能正确地解答下面的题目吗?
       
          1、姜堰市某小学改造办公楼,实际投资18万元,比原计划节约投资2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2、搜集你身边的数据,编一道反映实际情况的百分数应用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将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同时通过编题,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22 10:59 , Processed in 0.04219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