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回复: 0

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观察的范围说课稿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7-3-9 10: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观察的范围》,教材创设了猴子观察到的桃子的范围,电灯下的影子,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等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情经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涵着数学,因此,选择这样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同时,教材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并伴随学生的推理、想象、交流、创造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情分析
       
          这个内容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是很好理解。
       
          3、资源分析
       
          通过对教材和资源认真钻研、分析,结合学生具体学情,对远教资源作了取舍整合,配合教案制作课件。通过直观教学,使语言与画面、视觉与听觉,获知和理解融为一体,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趣味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与技能: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5、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 说教法
       
          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
       
          (1)谈话法: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2)演示法:小猴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桃子,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观察找到规律。
       
          (3) 练习法:练习可以促进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本节课设计了不同的练习。
       
          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观察,掌握本节课知识。
       
          (三)说学法
       
          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观察,掌握本节课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一)、品读古诗,引入课题
       
          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开始,为什么“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呢,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自主发现,探究规律
       
          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既要重视结论又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理念。新课从创设猴子观察桃子的情景开始, 从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景中,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同座小议、画一画等方法,层层深入,让学生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在这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体验,经过自己本身积极地探究发现了数学结论。
       
          (三)、回归生活,解释现象
       
          1、画出夜晚路灯下杆子的影子。
       
          2、客车在大路上行驶,看到的建筑物情况。
       
          3、帮小老鼠藏在小猫看不道的区域。活动五:总结与反思 。
       
          4、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练习设计有趣味、有层次,既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四)、全课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观察范围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2、生活中,你还了解哪些类似观察范围的现象?
       
          (六) 说板书设计
       
          观察的范围
       
          视线
       
          ·﹣﹣﹣﹣﹣﹣﹣﹣﹣﹣·﹣﹣﹣﹣﹣﹣﹣﹣
       
          点 点
       
          眼睛 围墙右上角的点
       
          【这样设计板书,简单明了,又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便于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真正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这节课的设计就是既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一种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并且,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富有活力的“趣”味。,真正作到教师轻松教,学生愉快学的效果。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个课前预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 23:46 , Processed in 0.07043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