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数学 授课年级:三年 设计人: 仲彦
|
章节名称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
|
课题
|
电影院
|
计划学时
|
1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
能力目标
|
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情感目标
|
体会数学使用价值培育学习兴趣。
|
教学重点
|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
教学难点
|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
媒体内容与形式
|
多媒体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时间
|
导入
|
计算
16×11 12×14 32×21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什么想的?
2、想想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
学生回答
|
5分
|
设计意图
|
让学生学会观察,正确理解图意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
探究
|
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1) 出示主题图:观察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 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们什么?
(3) 列出算式:
板书:21×26 或 26×21
A、先估算结果
解决:这个电影院大概能坐多少人?够500人坐吗?
B、探索笔算:
程展示于黑板。
(4) 引导学生将所有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特别是书上
出现的三种,比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 书写竖式:
强调:A、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
B、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比较书上3种算法哪一种简单、方便。
|
学生观察讨论数学信息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在上节课内容基础上,只是多加了进位,在全班汇报,教师把计算过
|
15分
|
设计意图
|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计算,留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探究,使算法多样化。
|
巩固与探究
|
1、课本28页“试一试”
,算法多样,但至少有一题要用竖式。
2、课本29页练一练1
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
学生独立完成
|
12分
|
设计意图
|
将练习分为不同的层次,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利于知识体系的梳理。。
|
总结
|
回忆这节课的内容说计算过程。
|
学生独立发言
|
3分
|
板书设计
|
电影院
26×21=546
2 6
×2 1
————————
2 6
5 2
————————
5 4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