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儿童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2|回复: 1

学生到底是学校的产品还是顾客?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11-24 10: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生是不是产品?
       
          学校的产品是什么?
       
          谁是学校的顾客?

       
          实际上,迄今为止这些问题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相反,正在严重地影响着教育的质量。致使由此引发的一些本该不成问题的问题变成了长期争论不休的论题。
       
          如果说学生是产品,学校利用自己的师资、课程等给学生进行统一的加工;如果说学生是顾客,根据不同需求,享受学校的师资、课程等带来的服务。
       
          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更希望学生是顾客。但是,现在的很多教育现象和做法难道不是在把学生当作“产品”来对待吗?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明确地将学校的“产品”界定成了学生,把学生当作产品来塑造的教育是反人性、反科学的行为,是不人道的。
       
          1、从定义来看,学生不是产品
       
          百度百科上这样定义: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即“过程”的结果。产品是按着预期的设计,生产工艺和过程制造出来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结果;
       
          学生一般指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的人,广义上的学生指一切受教育的人。
       
          学生是自我成长的结果,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自身的事。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就开始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知到有知,从出生到死亡的历史长河,每个学生都是自己慢慢积累的。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外界的环境与条件,是在外界的环境与条件作用下,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度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制约作用,没理由只因为有学校教育就成了产品,学校只是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场所,学校教育只是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环境和条件。
       
          有人说,学生是产品,这只是个比喻而已!
       
          这个比喻也不恰当。产品是人为的加工,学生更多的是自主的学习;产品没有生命,学生有血有肉;产品的价值在于“卖出去”,学生作为人是无价的,不可买卖;产品在卖出的时候体现其价值,但学生毕业的时候正是他们长风万里、前途似锦的开始!
       
          这么看来,说学生是产品的人肯定是不太清楚“产品”的定义,也忽略了每个学生独有的自主性。
       
          2、从检验标准来看,学生也不是产品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经过多次检验。产品合格与否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质量,也就是是否达到预期指标的程度,检验标准是产品质量标准;二是有用性,也就是产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顾客要求。可见,产品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让顾客满意。
       
          因此,有人说,学生在学校不也是产品吗?检验标准就是考试分数和家长的满意度。
       
          错!暂且不说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采用“等第制评价”,没有考试分数来作为检验标准,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也不应该只是为了满足家长。
       
          再说了,对学生的合格与否的检验也应该是十分复杂的,除了对学生的质量指标构成要素的认识不同外,检验标准、检验技术手段和侧重点等也有很多不同。对学生的检验要从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出发,对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发展的各项指标予以综合的、全面的考虑,至少应包括身体素质指标、心理素质指标、智能素质指标、社会满意度指标等等。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除了受到自身遗传素质的制约外,还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检验标准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绝对不止是一个简单的分数,再加上有些标准是灵活多变的,有些还难以制定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64
发表于 2016-11-24 12: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出,学生和产品有着不同的检验标准。当然了,不能用检验学生的标准来检验产品,更不能用检验产品的标准来检验学生。
       
          3、学生是顾客,学校课程的多样性是服务
       
          上面提到如果说学生是顾客,根据不同需求,享受学校的师资、课程等带来的服务,那我们就来看看学生是如何享受服务的?
       
          学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学校环境(包括一切软、硬环境)、师资和学生。串成一句话就是说“学校师资利用学校环境来服务学生”。可见,学校的中心是学生,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学生进行。
       
          那么,学校的“产品”究竟是什么呢?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为了帮助人很好地进行社会化,而不是为了营利赚钱。学校的产品就是服务,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和所创设的各种环境。学校是“服务”的提供者,而学生恰恰是“服务”的接收者,是学校环境、条件使用者,学生是顾客。
       
          这样说是否抹杀了教师的作用?其实不然,教师是供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条件的养育者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指导者。教育学生、指导学生发展与成长,这就是教师的职业。
       
          另外,现在的教师不仅仅只是把书本的东西教给学生,也要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还要开设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课程,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也就催生了各学校的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拓展课程等等。
       
          比如有的学生在音乐上有天赋,有的学生在象棋上有头脑,除了享受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习,还可以选择性的享受到音乐或者象棋的学习和探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开设不同的课程。
       
          4、教育不是产业,学生不该是产品
       
          如果说学生是产品,那也就是说教育是产业了?教育不是产业,所以,学生也就不是产品,教育不是价值的构成要素。
       
          所以说教育变成产业,那么一切都将变味了,在如今,教育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公平,如果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产业化了,那么这一点公办也将失去意义。
       
          学生具有产品属性,但学生绝对不是产品。学生的自我成长性、多方影响性、吸取营养的多方位性、成长的缓慢性和发展的不确定性,把学生严格地同产品区分开来。把学生当作产品,夸大了教育和教师的作用,违背了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质,是不人道的,是教育的悲哀。
       
          5、既然不是产品,何必同质化?
       
          既然学生不是产品是顾客,那么就应该有选择享受什么样教育的自由,但迄今为止在教育实践中却似乎没有真正地得到解决。
       
          当然,就上海而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就近对口入学,没有考试,并且大多数学校都积极建设校本课程,开设拓展课程,推崇快乐教育。看起来,上海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真的扮演者“顾客”的角色,但实际上,学生学习的东西还是一样,学习的目的还是一样。
       
          现在的很多教育现象和做法,实际上是在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了产品来塑造。
       
          再一次回到“疯狂学而思”的话题,为什么都一定要学奥数呢?因为名校要的孩子都有奥数特长,所以要进这类学校,就得学习奥数。那学生不又成了产品了吗?把所以学生统一生产成奥数特长生,这样都可以进名校了嘛。
       
          何必要将自己的孩子打造成跟“别人家孩子”一样?别人家的孩子真的就是教育成功的代表吗?
       
          当我们在斥责教育制度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3 13:44 , Processed in 0.08622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