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回复: 0

[家庭理财] 投资者“追新”不如“恋旧”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5 14: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股市场IPO重启以来,从首单桂林三金市盈率的32.89倍,到中国建筑的51.29倍,再到鼎汉技术的82.22倍……新股发行市盈率不断创出新高。与此相对应的是,老股市盈率却远低于新股。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新股发行市盈率持续居高不下,投资者的“打新”意愿将会大不如前。A股市场一直上演的“新股不败”神话,也许有一天会随着新股泡沫的破灭而破灭。
  新股市盈率远高于老股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高价发行成为本轮IPO重启的重要特征。
  据统计,IPO重启后共有60只新股先后公布了发行价,其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40倍。其中,创业板28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57倍,鼎汉技术以市盈率82.22倍列第一。
  与此相对应的是,老股市盈率却远低于新股,尤其是高速公路和银行股市盈率都很低,高速公路20倍以下市盈率个股达12只,银行股市盈率普遍不足20倍,工行、中行、建行市盈率都在13倍以下。以2009年中期业绩计算,目前两市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约23倍,仅相当于新股平均市盈率的一半。
  统计数据还显示,2009年以来在香港上市的新股平均市盈率仅10倍,仅为A股的1/4左右,多只新股首日挂牌即跌破发行价。
  可多关注物超所值老股票
  新股发行市盈率迭创新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股申购的无风险收益,吸引了庞大“打新”资金的参与。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新股市盈率日益高企,以及上市后利润空间的压缩,投资者的“打新”意愿将会大不如前。投资者与其继续“追新”,还不如“恋旧”。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新股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高,挤压了二级市场的获利空间。投资者“打新”的利润将会平均化,即由过去的暴利阶段趋向利润平均化阶段。目前新股发行市盈率普遍高于老股,新股上市后随着时间推移将变成老股,投资者为什么不买更便宜的老股,而去申购更贵一些的新股呢?主要是因为新股的波动性更大,投资者希望在新股里短炒一把。从价值投资角度看,建议投资者多关注物超所值的老股。除了A股低估值品种,投资者还可以关注B股和封闭式基金。李大霄认为,很多东西是好东西,如果价格太贵了,就会大打折扣。李大霄建议,新股发行要真正体现市场化,利益不要过度集中在股权投资者和原始股东,要留一部分“鱼尾”给一级市场申购者,留一点“鱼骨头”给二级市场参与者。如果利益过分集中到某一方,对证券市场长远发展不利。
  申银万国桂浩明认为,新股的超高价和超高市率发行,会促使部分有“打新”意愿的投资者回归二级市场,考虑买价格相对还比较便宜的股票。
  民生证券张志民认为,在新股高价和高市盈发行背景下,投资者“打新”存在博傻的成分。同时,A股市场向来有炒新的传统,以致新股不败神话一直在上演。如果创业板开板时市场环境较差,高价发行的创业板公司有可能破发。小盘股高价发行可能成长性较好,上市后通过高送转等方式,市盈率有可能逐步降下来。但在新股市场化发行背景下,大盘股发行市盈率也普遍高企。而新股上市二级市场获利空间的收窄,令“打新”的潜在风险也与日俱增。张志民认为,由于长期以来A股市场“打新”资金没有风险,在当前新股上市仍有一定涨幅的时候,投资者还是可以参与新股申购的,但在新股上市首日无论获利多少,中签投资者最好抛出兑现利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21:00 , Processed in 0.07671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