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回复: 0

用对比激活情感《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11-13 19: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片段】:
       
          (课始,教师用视频介绍伊拉克的生活场景,感受伊拉克人民幸福的生活)
       
          师:诗人高洪波在看到了伊拉克这样的生活场景后,写了一首诗“享受春天”:
       
          蔚蓝的大海
       
          是海鸥们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
       
          是蜴和甲虫的天下;
       
          蓝得发黑的夜空,
       
          属于星星和月亮;
       
          绿茵茵的草地,
       
          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我们在鲜花中读书,
       
          享受春天……
       
          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诗,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美好、快乐、温馨……
       
          师:哪个句子你觉得很美好,请你读一读。选择你认为最美的小节反复品读,边读边想象:读了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蓝得发黑的夜空,我仿佛看到夜空是湛蓝的,漫天星星在一闪一闪。
       
          生:孩子们在鲜花中读书,大家都是那么快乐。
       
          师:你仿佛看到孩子们在干什么?
       
          生:在草地上跳舞,做着快乐的游戏,他们都快乐的笑着。
       
          生:海鸥在海面上不时歌唱,尽情地飞翔……
       
          师;这样的画面,你可以用那些词语来形容。
       
          生:快乐的、温馨的、温暖……
       
          谁能用朗读为我们描绘这温馨、快乐、幸福的生活呢?
       
          朗读训练。
       
          【评析】:
       
          王老师在处理教材时,把这首诗进行了编写,在这个部分中为孩子们呈现的是快乐幸福的生活场景。通过视频短片,介绍了伊拉克的民风民情,拉近了孩子们对伊拉克这个国家的距离,再通过感悟诗句,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描述你心中的画面,让学生感悟快乐、幸福的生活。在学生描述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感受,并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学生描述想象中的画面,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春天般的美好与宁静。此处的说话训练让学生体会到享受春天的幸福和快乐,也为下文体会战争的残酷,不能享受春天的遗憾奠定情感对比的基础。)
       
          【片段2】:
       
          师:正当伊拉克的少年过着美好的生活,1990年的一天(出示战争的喧嚣和轰鸣声)这样不协调的声音打破了伊拉克人民的幸福生活,大家还没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飞机大炮横冲直撞,叫嚣着,街道、乡村到处都是断壁废墟,到处都是逃难的人。(战争的视频)
       
          【评析】:
       
          文学评论中讲,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当场毁坏给人看。孩子们刚才还沉浸在快乐、幸福的生活中时,血腥、悲惨、喧杂的战争画面带给孩子的冲击是极其大的,在强烈的对比中,让学生受到震惊,也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片段3】:
       
          诗人高洪波看到这一幕,写下了这首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用心读一读文章,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可怕
       
          生:夜空中的星星,被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很不安宁
       
          “频频”让我揪心,说明是经常发射,
       
          师:这频频发射的导弹,不仅搅得星空很不安宁,也给伊拉克的孩子带来了怎样的夜晚?
       
          生:可怕、不安宁、充满噩梦、这样的夜晚是无法让人入睡的。
       
          你知道美军在那里投下了14万吨的炸弹,绿茵茵的草地中还有一千万颗地雷。
       
          ……
       
          生:蔚蓝色的大海不存在了
       
          生:金黄的沙漠不存在了
       
          生:蓝得发黑的夜空不存在了,只留下巡弋的战舰只留下轰隆隆的坦克
       
          出示图片,战争让孩子们失去了什么
       
          亲人家园、幸福的生活
       
          难怪诗人一次又一次质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评析】
       
          叶澜老师曾经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
       
          王老师这堂《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先让学生学习改编的诗歌《享受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生活的美好,再学习课文1—4小节体会战争的苦涩,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最后,在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后激发学生说出心中的希望,停止战争,还孩子一片纯净的天空。
       
          纵观王老师的这堂课,她创设了“享受春天”——“春天幻灭”——“再享春天”这一情感主线激发学生憎恶战争,希望和平的情感。通过前后鲜明、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的情感冲击,首先激活了学生的情感。教师以情启情,以情动情,以情激情,以情燃情,整堂课情味盎然,情丝丛生。
       
          同时,王老师把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运用进来,创设伊拉克人民享受幸福生活、遭遇苦难这样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画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细致的咀嚼、推敲,体会文本内涵。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想象的翅膀展开以后,又引导学生诵读、品读、想象读等等,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在读中品,品中读。经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无声的文字转化为了有声的鲜活的语言。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伊拉克人民的内心世界,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
       
          这节课上,不仅有师生情感的互相激荡,还有师生思想的互相碰撞。四十分钟里,师生共同经历了享受春天的幸福,又遭受战争的苦涩,最后希望停止战争,重享幸福的春天。整堂课师生一起享受激情,享受心灵的震撼,享受和平的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2:10 , Processed in 0.07248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