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思考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11-13 19: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1.掌握主题文本:(1)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12~16自然段。(2)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掌握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巧和表达的形象与力量。
       
          2.感悟文本主题:
       
          在朗读、品析中感受安塞腰鼓表演中的气势之美,感受黄土高原生命的力量之美和黄土高原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之美。
       
          3.培养语文品质:
       
          (1)在排比句式中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准性。
       
          (2)在比喻句式中体会作者联想的丰富性。
       
          (3)在“好一个安塞腰鼓”内涵的追问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在感情朗读与感想诗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板块设计
       
          (一)了解课文结构特点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每次出现,代表不同的含义,并且层层递进,表现出作者思想和情感的逐步升华。教师要根据课文描写的这四个层次,逐一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与感悟。
       
          第一次“好一个安塞腰鼓”,赞叹的是安塞腰鼓带来的火烈的舞蹈。
       
          第二次“好一个安塞腰鼓”,赞叹的是安塞腰鼓带来的沉重的鼓声。
       
          第三次“好一个安塞腰鼓”,赞叹的是安塞腰鼓带来的强盛的生命。
       
          第四次“好一个安塞腰鼓”,赞叹的是安塞腰鼓带来的蓬勃的想象。
       
          (二)充分领略文字的表现力
       
          文中的很多句子和段落运用比喻、排比,写得很有想象力,也很有气势,与安塞腰鼓的艺术表演结合得非常完美。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1)假如变成规范的表述,应该是:
       
          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2)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原句在表达上的急促有力,符合当时表演场景的气氛。
       
          (3)还可以排列成诗句的样式: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2.上述这一段话,描写了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既关注了物,又关注了人。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想象基础上谈谈感受。从而加深对下一句话的理解: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3.……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首先,要让学生找出这两段中的比喻句,然后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把山崖和观众的心比作牛皮鼓面,这样比喻贴切吗?从而切身体会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对大山,对人心的强大震撼力。最后通过朗读体会。
       
          4.第12自然段,可以通过填空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体会文字表达的特点,在熟读体悟中指导背诵。
       
          (1)后生们的()、()、(),()地搏击着,()地搏击着,()的搏击着。
       
          它()着你,()着你,()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和()。
       
          它使你惊异于那()的躯体,那()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的能量。
       
          (2)上述四句话都是排比句,可以选择一句重点句引导学生体会排比的特点与效果。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让学生了解到这时作者的独特感受,结合前句理解,到底是什么震撼着我们,是什么烧灼着我们,又是什么威逼着我们?(依次是:声音、热情、气势)
       
          (3)最后一句话含义深刻,值得学生体味: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要在引读中追问:从“农民衣着包裹”体会到什么?(朴素)从“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体会到什么?(艰苦)从“居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可思议,敬佩)
       
          5.第15自然段,也可以通过填空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体会文字表达的特点,在熟读体悟中指导背诵。
       
          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是(),每一个舞姿都使人(),使人()。
       
          还可以变成诗歌排列的形式: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是(),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
       
          使人()。
       
          (三)以诗的形式写几句感受
       
          安塞腰鼓赞
       
          安塞腰鼓,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火烈的舞蹈
       
          沉重的鼓声
       
          强盛的生命
       
          蓬勃的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5 07:19 , Processed in 0.06391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