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4|回复: 1

孩子,这一生,我究竟该给你留下些什么?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10-20 17: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这一生,我究竟该给你留下些什么???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母亲每天逼四岁的女儿做饭,原因感动无数人。
       
          小小年纪的阿花会做各种家务:洗衣服、刷澡盆、打扫房间、准备去幼儿园的东西、整理衣柜、收拾自己的衣服等。
       

160538_58087ad2e291741.png

160538_58087ad2e291741.png

          如果当初没有外公的坚持,小小的她可能已经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了。
       
          2001年,结束乳腺癌治疗不久的千惠,嫁给了不离不弃的男友武信吾。
       
          2002年6月,千惠发现自己怀孕了,但要生这个孩子,极有可能乳腺癌会复发。
       
          本来被判终身无法做母亲的千惠,并不舍得打掉孩子,但生下孩子,却要拿命来换。
       
          终于父亲告诉她:如果觉得拿掉会后悔,那就拼命生下来吧!
       
          2003年2岁,阿花幸运来到了人间。
       
          妈妈千惠由衷感恩,“能和阿花相遇,证明我在这个世上活过,这个比自己还重要的孩子,是我的人生至宝。”
       
          不幸的是,阿花9月大的时候,千惠的乳腺癌复发了。
       
          2006年10月,她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全身,连抱阿花的力气都没有…
       
          阿花4岁生日,千惠送了一条漂亮的围裙给她。
       
          “阿花,做饭这件事与生活息息相关,我要教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务,学习可以放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4岁的阿花,被妈妈“逼着”拿菜刀学做健康的味噌汤。
       
          尽管阿花用刀的样子看上去相当吓人,千惠还是忍住没出声,也没伸手……
       
          2008年,千惠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了生命最后一程。
       
          在她走之前,把最宝贵的“遗产”都教给了阿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74
发表于 2016-10-20 18: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她独立生活的本领,教她“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乐观人生哲学,让她认真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妈妈走后,爸爸崩溃颓废,“看不见希望,看不见未来,不知道该怎么带孩子,每天只知道用酒来麻醉自己,晚上睡不着觉,看着妻子的遗像就会忍不住哭出来…”
       
          面对早餐一筹莫展的爸爸,阿花践行了与妈妈的约定——每天早上做味噌汤。
          阿花爸爸说,现在阿花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5点起床,做早饭。弹钢琴、稍微学习一会儿,然后到学校去。
       
          2012年3月,爸爸将千惠生前的博客记录做成了一本名叫《阿花的味噌汤》的书,纪念妻子,也给阿花留下关于妈妈的美好回忆。
       
          阿花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还被拍成了电影《阿花的味噌汤》。
       
          “妈妈,阿花有件事我想告诉你——所有的便当我都会自己做了……妈妈,我一直记得你对我说的话,‘不说别人的坏话,不忘记微笑’。阿花有的时候也会想哭,但是想到妈妈和爸爸,阿花就不哭了。”阿花10岁时写给妈妈的信。
       
          有人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那个会先来?
       
          阿花的妈妈千惠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她已经没有时间陪年幼的女儿慢慢长大,让她在一次次的摸索中去学会生活。
       
          所以她要教孩子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
       
          与千惠比起来我们都是幸运的大多数,我们在万分喜悦中迎来自己的小生命,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陪她一步步长大。我们总觉得人生有大把的时光,明天开始总不会晚。
       
          但也正是由于这样,我们很少会去思考,到底该让孩子学会什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他才能在这个我们觉得有点难的世界好好生活下去。
       
          但其实我们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究竟能陪孩子走多远,请允许我做出这个悲观的假设,如果真有这样一天,我希望他至少是一个这样的人:
       
          1.独立,不论他将来在哪,不论他身边有什么样的人,都能够尊重自己的内心。
       
          2.学习,学习是一种能力,哪怕离开课堂,我也希望他能不断充实自己。
       
          3.爱心,最好他能对这个世界始终保持善意,心里永远都有阳光。
       
          4.阅读,喜欢阅读的人,不论在哪儿都不会感到寂寞。
       
          5.想象,有想象里的人生活中应该不会缺少乐趣。
       
          6.自律,自我约束永远比他人的说教有用。
       
          如果我们没办法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就尝试早点放手,孩子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能干,他可以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处理自己的问题。
       
          如果我们没办法帮他过完一生,就尊重他的决定,相信他支持他,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意愿。
       
          龙应台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安德烈能用功读书,“孩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6 18:00 , Processed in 0.061889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